Month: January 2020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

  从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看,核心金融数据整体向好,融资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中长期贷款企稳回升,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法定准备金率处于适度水平,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1月16日发布的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   “从12月份数据看,核心金融数据整体向好,结构在优化,企业中长期贷款企稳回升。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持续加快,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当前的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更加通畅。   M2增速有所回升   “2019年末,M2增速有所回升。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控,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体现的结果。”阮健弘说,2019年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适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推动了M2增速的企稳回升。   阮健弘表示,从数据上看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末人民币贷款增速12.3%,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银行债券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5.6%,比上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较好支持了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三是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出资金规模的降幅收窄。2019年末降幅为6.4%,比2018年末的9.8%收窄了3.4个百分点。   阮健弘认为,总体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2.4%,比上月末高了0.7个百分点,货币的派生能力比较强,货币乘数处于较高水平。   “2019年12月份信贷、社融数据整体表现平稳,结构调整态势延续。这一方面体现了央行控制宏观杠杆率、不搞大水漫灌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投资等支持力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正在取得效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阮健弘表示,这显示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从结构上看,贷款和债券是多增,表外融资是少减,“两增一减”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多增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两增一减”与治理影子银行有关。2019年表外融资3项少减了1.18万亿元,而2018年减少了4.2万亿元,这显示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影子银行规模不断压缩。   结构优化效果明显的还有信贷。王青认为,从全年看,人民币贷款较上年小幅多增,主要表现为增速的“一降一升”: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下行,而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信贷增速显著加快。全年新增社融规模比上年多增约3万亿元,扭转了上年大幅少增约3.6万亿元的势头。这显示局部信用收缩局面正在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大对公司类贷款投放,特别是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新增公司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6.2%,较上年上升了4.83个百分点;二是提高中长期贷款比重,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67.4%,较上年末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进一步降准还有空间   新年全面降准后,后续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有多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在当前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背景下,维持一定的存款准备金水平是必要的,综合国际国内看,目前我国法定准备金率处于适度水平,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但这个空间是有限的。   “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打破贷款市场利率隐性下限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孙国峰说,2019年12月份,新发放贷款中利率低于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占比已超过16%,也带动了整个贷款实际利率水平的下降。2019年12月份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为5.74%,是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自2019年8月份LPR改革启动以后,新发放的一般贷款的平均利率下降0.36个百分点,而2019年底1年期LPR较改革前下降了16个基点。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下降幅度比LPR下降幅度要大,说明利率传导效率正在提升。   随着LPR改革的推进,如何理解“降息”?孙国峰表示,降息涉及基准利率。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LPR改革后主要是由市场来决定;存款的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还要发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基本面的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目前,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明显,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据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呈“量增、价降、面扩”态势。截至2019年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2704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6.4%;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户均贷款余额161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户均余额31万元,小微贷款普惠性进一步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姚...

房价窄幅波动 楼市稳字当头

  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各地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年底“翘尾”。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介绍,2019年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回落;二手住宅涨幅略有扩大。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深圳分别上涨0.4%和0.7%,上海持平,广州下降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1.0%,广州持平,上海下降0.2%。   对于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这一变化,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二手房成交价格微涨和挂牌量减少有一定关系,“从58同城、安居客的线上数据看,2019年12月份全国新增挂牌二手房源量环比下跌4.1%,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新增挂牌量均有所下降”。   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孔鹏表示,2019年12月份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微扩,同比涨幅回落;二手住宅涨幅相同或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9年12月份,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和6.7%,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6个和0.3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和3.9%,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2019年楼市走进预期稳定区间,呈现‘年稳季变,空间分化’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这主要源自持续实施的楼市调控,“中央调控不动摇和基础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决定着‘市场的稳’,而持续调控和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影响着‘市场的变’”。   对于2020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倪鹏飞认为,楼市调控政策总体基调不会变化,2020年楼市仍将会在合理区间运行,保持“年稳季变和持续分化”的态势。   首先,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化和机制化。“例如,将会基本建立住房、土地和金融的全国监测和监管体系,将会完善住房、土地和金融调控的联动机制,将会探索金融、土地、税收‘因城施策’的调控机制。”此外,倪鹏飞认为,调控政策将会因时因地微调。“一方面,各地市场的分化和变动差异将导致出台的政策在松紧上有更多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短期波动,房地产金融和土地调控政策的松紧节奏也会相应变动。”   总体来看,2020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降温通道。“在没有重大政策转向和意外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楼市不会出现剧烈波动。”倪鹏飞说,由于目前新市民刚性需求、老市民改善性需求、各种拆迁改造的重置需求依然保持增长,这也决定着房地产市场相对乐观的预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君壁)

信心稳了,人民币“步步高”

  受宏观经济企稳、贸易形势缓和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对美元中间价升破6.9关口,创5个月新高。市场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促使外资加快流入。展望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是单边走势,而是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双向波动,继续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   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抢眼。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13日至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4日上调;其中,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54,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09个基点,创2019年6月21日以来最大升幅,并创2019年8月1日以来新高。   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民币和美元会同时升值?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基本面与消息面共振   “最近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明显,主要受基本面和消息面两方面因素影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基本面上,经济企稳、贸易形势缓和等因素表明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显示调控政策效果显现,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回升态势,支撑人民币升值。   消息面上,国际形势出现缓和迹象,令市场避险情绪回落,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下阶段走势预期乐观。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技术总监曹源源认为,中美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令市场对贸易局势的忧虑得以下降;同时受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市场情绪共振推动,以及年底结汇需求增加,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平稳态势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在美元指数走高情况下仍然维持强势运行趋势。   回顾201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围绕中国经济基本面波动,但不排除短期会受个别因素干扰。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破“7”。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重启,自9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走势再度回暖。   2020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延续了走强态势。1月5日至1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上涨525个基点,周涨0.75%。   汇率“操纵说”不攻自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的同时,美元指数并未大幅贬值。市场人士认为,市场供需在决定价格方面扮演着更大的角色,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也让汇率“操纵说”不攻自破。   “从历史情况看,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大多数时间是一致变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同时升值值得关注。”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在新兴市场货币走势的大背景下,风险情绪提振对于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美元指数上涨或为短期现象。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贸易形势转暖、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结汇增加等诸多因素均支撑人民币维持偏强特征。这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促使外资加快流入。   数据显示,外资正不断加码人民币资产。从债券市场看,2019年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中国债券1.1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央结算公司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1.88万亿元,自2018年12月以来连增13个月,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权益市场上,2019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达351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截至1月13日,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累计净买入420亿元。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称,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抢眼,多次出现日内快速升值的情形,加之日前美国财政部宣布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资本流入出现趋势性增长,明显利好国内资产价格。   继续当好“自动稳定器”   展望未来,曹源源认为,尽管短期内多空因素交织可能对人民币走势带来一定扰动,但贸易形势缓和将改善中国出口贸易条件,中国经济企稳预期仍然很强,加之汇率弹性扩大令市场预期更趋平稳,预计人民币大概率将维持双向波动,且偏强势运行。   “从中长期看,在中国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国际投资者继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而且从全球范围看,中国股市估值水平较低、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债券、股票的配置热情较高,资本项目流入有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温彬说。   温彬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其可以更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弹性也会明显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是单边走势,而是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双向波动。   “多重利好推动人民币汇率回归升势,这一趋势短期内仍有望延续,汇率走强也会对债市等其他金融市场起到促进作用。”业内人士认为,全年看,在经济企稳、国际收支平衡、贸易局势缓和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预计仍会保持基本稳定。...

为什么“三块地”改革不改不行?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要入市交易,必须通过政府征收,变更为国有土地。这种制度虽在保护农民权益、保护耕地中发挥了作用,但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从2015年开始,我国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改革试点,以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   今年1月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回望这部法律修订和实施过程,“三块地”改革从试点、延期、扩围到上升为法律的探索实践,值得关注。   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介绍,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改革试点,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称为“三块地”改革。肇始于2015年的“三块地”改革,经过两次延期,于2019年底结束试点,相关经验已经过修法得以固化。   为什么要进行“三块地”改革?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党支部书记高德敏深有体会。战旗村当年办企业失败后留下的六七十亩地闲在那儿,无法耕种,不能出售,村民看着心疼。郫都区“三块地”试点启动后,战旗村把土地修整后重新入市,搞农耕体验园,使荒地变成了宝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认为,改革前,村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要入市交易,必须通过政府征收,变更为国有土地。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经营体系和利益分配格局,“城乡建设用地价格上的巨大差异,源头也在这里。”刘守英说。   这种二元土地制度虽在保护农民权益、保护耕地中发挥了作用,但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例如,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实行征地;建设需要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这一规定规范了建设用地市场,但没有给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留下通道。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管制,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主体与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2014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全国33个县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试点启动后,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深入试点地区调研。她说,每到一地都要强调中央政策要求,防止走偏试歪。改革试点改什么、试什么,不是大破大立,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稳中求进,重点解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问题。   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造型古朴别致的醉清风度假酒店,经济日报记者见到了第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的主人赵建龙。2013年,他花100多万元买下一幢旧厂房,准备建民宿酒店。但买下后,项目却“卡壳”了。这是由于旧厂房属于工业用地,要变为商业用地,必须先征收为国有土地再拍卖,手续烦琐,实施起来有难度。2015年,德清敲响了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赵建龙以总价307万元拍下该地块,一块废地重又迎来生机。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33个试点县(市、区)已按新办法实施征地1275宗、18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入市地块1万余宗,面积9万余亩,总价款约257亿元,收取调节金28.6亿元,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228宗、38.6亿元;腾退零星、闲置宅基地约14万户、8.4万亩,办理农房抵押贷款5.8万宗、111亿元。至此,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政策性成果。2019年1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试点延期至2019年年底,同时紧锣密鼓地开展修订相关法律的程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了不起!

  2019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与巨大潜力。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本月,国家统计局将正式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成就?   彰显更强大综合国力   “这一经济规模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实,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数据,目前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总规模约16亿人。随着我国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球就有30亿人进入这个行列,这无疑将对全球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照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收入3996美元至12375美元),全球人均收入从3996美元到1万美元用了54年。其中,韩国用了13年,新加坡用了15年,巴西用了40年,而中国只用了12年。”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李昕说,我国人口基数明显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能在经济底子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在更短时间内实现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并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减贫),确实来之不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GDP只有几十美元。1978年,人均GDP只有156美元,直至2001年才站上1000美元关口。而从1000美元到1万美元只用了18年时间,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与巨大潜力。   “尽管我国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中等生’,但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显然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李佐军说。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距离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又前进了一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无论是GDP总量规模还是人均GDP,背后都代表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徐洪才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背景下,人均GDP实现稳步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佐证。人均GDP的稳步增长,将进一步提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信心。   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此前主办的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年会上,有专家指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代表着整个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那么,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又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李昕说,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无论以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测算,我国都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不仅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李昕分析说,中等收入群体壮大,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的主要力量;有利于促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进口,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扩大我国消费市场的世界影响,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经济韧性。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盛来运在参加经济日报举办的“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时表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继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也会进一步加快。   李佐军表示,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加大,增长的韧性也会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相同增速代表的增量规模更大,宏观调控的空间更灵活,投资和消费也会进一步增长,进而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在徐洪才看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其内在重要支撑是近14亿人口。这一庞大群体本身有着巨大消费需求,随着人均GDP增长,将进一步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是需求不足。如何把‘蛰伏’的经济潜能释放出来,是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徐洪才说,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40万亿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不仅消费规模将继续扩张,消费升级态势也越来越明显。   徐洪才说,当前我国供给侧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供给结构仍有待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人均GDP再上新台阶,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人们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文化、旅游、信息、健康、养老、体育、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这些需求将为商家和企业投资提供方向和指引,最终形成带动新产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动态平衡。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了。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2019年我国外贸量质齐升 民企首次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

  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情况下,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2019年,我国仍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从贸易结构看,我国外贸进出口产业链正不断向附加值更高的两端延伸,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正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表示,预计2020年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三因素助力外贸逆势增长   “从初步分析看,2019年我国仍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邹志武说,如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值会略有下降,但出口仍呈现0.5%的正增长。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前10个月的数据,我国出口在全球十大贸易国中表现最好。   首先,国内经济稳定表现为外贸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邹志武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以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是我国外贸能够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国经济拥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这种韧性在外贸领域同样具备。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完善的工业门类和制造业基础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去年我国有实际进出口活动的外贸企业达到了49.9万家。尤其是生产经营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释放出更强的外贸发展活力。”邹志武举例说,2019年我国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成为最大外贸主体,出口占比更是超过50%。   此外,贸易多元化成效显著,我国贸易伙伴已遍布全球、多点开花。据统计,2019年我国在对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贸易较快增长的同时,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经济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0.8%、6.8%和8%。   再次,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2018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出台了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   民企首次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   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贸易多元化成效显著、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梳理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的诸多特点,民企首次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无疑是亮点之一。   据海关统计,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5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9.9%。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民企活力显著提升,拉动全年外贸增长4.5个百分点。据统计,2019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到40.6万家,这一数据较上年增加了8.7%。“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反映了国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我国外贸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表现。”邹志武说。   民企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增强。2019年民营企业对各个主要市场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在保持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25.6%、11.4%、15.6%,均高于全国对上述地区的出口增速。   “针对民企当中中小微企业占比高,在资金周转、纳税、融资等方面存在一定压力的现实情况,我们推出了关税保证保险改革,把商业保险机制引用到支付税款上,这项改革受益最大的、参与最多的是民营企业。”邹志武说,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及时办结通关手续,通关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邹志武透露,海关下一步准备研究出台专门针对民营外贸企业关注问题的具体措施,研究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更惠及企业的支持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应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又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具有重大意义。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里程碑式的访问必将进一步弘扬中缅“胞波”情谊,推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胞波”情谊历久弥新   缅甸是中国友好邻邦,中缅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通、民族相融,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互称“胞波”。建交70年来,中缅关系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树立了大小国家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根据目前中缅双方达成的安排,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达成多项重要成果。1月12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将同缅方领导人共同出席双边交流合作文件交换仪式,届时双方有望达成数十项合作文件,覆盖政治、经济、人文、民生、地方合作等诸多领域,展示双方传承传统“胞波”情谊、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意志。   云南大学副校长、缅甸研究院院长李晨阳表示,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缅甸是一次划时代的访问,对中缅关系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大特殊意义,将极大地推动中缅关系全面提质升级。   缅甸问题专家宋清润谈到,缅甸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上世纪60年代首个通过友好协商同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国家,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和平解决边境问题树立了典范。   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了缅甸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及大项目合作带动了缅方沿线就业和经济发展,极大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缅两国将以习近平主席访缅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签署系列合作文件,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在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上下功夫,推动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陈海说,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必将成为造福两国人民的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   宋清润表示,此次访问期间,中缅双方将磋商重大合作方向,两国有望落实更多重大项目、实现更多政策对接。目前,中缅经济走廊这一大的框架已经基本完善,具体的合作项目也在推进中,例如中缅铁路、公路、工业园区建设等,规模较小的投资项目也有很多。“中缅是近邻,各方面的合作有天然的优势,双方的合作互补性很强。”宋清润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谈到,“一带一路”是目前双方合作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国目前合作比较好,内容和项目很多,但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中缅“一带一路”五通合作还有不小差距,发展潜力巨大。除了铁路建设、电力项目等,两国在海洋经济合作、数字经济合作方面也有很大潜力,值得挖掘。   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缅,将与缅方主要领导人共同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等活动,这将加强两国社会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开启两国世代友好往来新篇章。   近年来,缅甸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士到缅甸投资兴业和参访旅游。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缅两国政府互办文化活动,每年派出文化互访团组接近50个。中缅两国教育交流密切,每年都有缅甸学生获得中国奖学金赴华留学,两国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院校等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陈海表示,2020年是中缅文化旅游年,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两国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社会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中缅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