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城市应更有温度
浙江海宁市委书记的一段深夜留言,在网上流传开来。7分多钟,
浙江海宁市委书记的一段深夜留言,在网上流传开来。7分多钟,这位书记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讲出了一个“两难”的现实问题。
“虽然已经到凌晨了,但是久久不能入睡。始终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很多新海宁人,进不了我们的社区,进不了我们的村庄。这是今天困扰我和市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位地方主政官员思考的,其实是一个当前十分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即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做好新市民返回城市生活和工作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海宁市委书记的回答是:“请我们所有市民都想一想,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他们。我还是想说,敞开我们的怀抱,以海宁人的大气、包容、胸怀,在艰难的时候,让他们回家,共同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新市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人员的流动尤其是新市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城市的建设者、见证者。比如海宁,69万的海宁人民,还有50万的新海宁市民。在昆山、江阴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都存在大量的新市民。正是认识到新市民对城市所作的贡献,这些年来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政策,让新市民也有权利享受该城市居民的同样待遇。
大量的新市民回老家过年,过完年后返回城市继续工作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态势下,其返城的流动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疫情防控需要严控流动性,另一方面,城市也需要大量新市民返城复工。这就是个“两难”的选择。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回家呢?如果每一个人,都把我们排除在外,那什么叫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呢?”的确,海宁市委书记讲得很对。让新市民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再次融入城市生活工作,是地方及部门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再难也必须要办好。一味地关、堵、卡,无疑是“懒政”的表现,而盲目地开、放、进,也是“懒政”的一种表现。
这是对城市管理者能力和担当的考验。既要对疫情严防死守,又要用精准周到的举措推动生产生活及城市的正常运行,这是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无经验可循。城市管理者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担当,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从法治及科学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法,用“绣花”的功夫落实各项举措,统筹把握好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的关系。
这也是对城市胸怀的检验。城市是人民建的,也是为人民而建。城市的所有市民都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让人们都能分享到城市建设的红利,包容、大气,是一个城市应有的胸怀,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让百姓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开开心心,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所在,再难也要努力。(陈学慧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