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专项再贷款跑出“加速度” 第一批企业已获央行专项再贷款支持

疫情紧急,专项再贷款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经济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

021520207

  疫情紧急,专项再贷款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经济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快的在24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天。利率方面,在优惠利率贷款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贴息。一家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所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银行紧急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这笔资金将用于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月10日,首批专项再贷款已经发放。

  疫情紧急,专项再贷款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快速审核,快速发放贷款。金融机构拿到企业名单之后,原则上1天,最长2天,要将贷款发放到位。

  快!一两天内资金到账

  疫情当前,救急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

  经济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快的在24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天。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一家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生鲜配送、肉制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是861家涉及“菜篮子”产品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回笼放慢,再加上拟增加储备肉库存,资金缺口渐显。

  在接到青莲食品咨询并了解其资金需求后,中国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及时指导该企业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申请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施名单。同时,迅速协调辖内农行等金融机构做好银企对接等工作。

  此次专项再贷款发放采取“先贷后借”的报销制,保证资金投向更为精准。因此,早在首批专项再贷款发放前,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与企业对接,并迅速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资金。2月7日和8日,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已经协调当地工行和农行分支机构为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青莲食品提供了共1.1亿元贷款。

  2月10日,青莲食品再次联系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希望追加1亿元资金支持。当地农行特事特办,24小时内完成了从授信到放款的全过程。2月11日,农行完成对该企业新增贷款1亿元授信审批,当天下午就向青莲食品发放了6000万元信用贷款。同时,为确保该公司后续发展,农行海盐县支行同时为其发放了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保障其生猪养殖和流动资金需求。

  农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审批和投放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对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和用款急迫的企业,农行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从贷款调查、审批到发放的全部流程。1月24日以来,农行已为全国疫情保障重点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超过20亿元。

  湖北、上海等地也在加速资金投放。截至2月6日,湖北省地方法人银行已发放(含拟发放)符合专项再贷款使用标准的贷款8.15亿元,全国性银行在鄂分支机构发放贷款15.9亿元,及时满足了部分防疫企业资金需求。央行上海总部公告显示,截至2月7日,全国性银行上海分行向9家全国重点企业发放符合专项再贷款使用标准的贷款9000万元;地方法人银行向10家地方重点企业发放贷款5044.6万元。

  低!企业成本低于1.6%

  获得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后,企业融资成本情况如何?

  青莲食品财务负责人介绍,农行为其发放的6000万元贷款,利率为2.65%。这一利率水平较央行规定的专项贷款优惠利率上限(目前为3.15%)低了50个基点。在企业申请贴息后,财政部门将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贴息,实际利率仅为2.65%的一半,大幅低于1.6%的水平。

  “从发放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在2.4%至3.15%之间。”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给予商业银行的专项再贷款成本比较低,并要求商业银行为名单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不能高于3.15%,较1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4.15%的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在优惠利率贷款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贴息。也就是说,如果一家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可以说,央行专项再贷款保证了银行相关贷款有充足的资金,中央财政贴息则进一步推动资金成本下降。“通过这两种方式,在量和价上确保防疫企业和基本生产生活保障性企业能够尽快开工生产,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

  对于重点企业的贷款利率情况,农发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农发行对使用专项再贷款资金的企业,两次调整贷款利率价格,授权分行定价区间为2.5%至3.0%,低于“利率不能高于3.15%”的要求,加上财政对企业的50%贴息,实际融资成本在1.5%以下,有效发挥了政策性银行低利率融资“头雁”作用。

  稳!管好用好救命钱

  放款提速、超低利率,这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如何保障资金用在“刀刃上”,管好用好这一救急救命钱?

  目前,央行对贷款发放的对象采取名单制。这意味着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只允许银行发放给名单上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据了解,在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中,已有超过500家企业,这一名单仍在持续更新中。从名单中也能看到,这些重点企业名单的范围并不广,为的是要把资金投向直接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全国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方面要防范利益博弈和道德风险。由于贷款既享受再贷款支持的优惠利率,又有财政贴息,存在很大套利机会,因而要把好关,管好用好专项再贷款这一救急、救命的钱。国务院已明确审计署后续将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行监督。金融机构要做好贷后管理,配合审计部门做好专项再贷款的专项跟踪审计。

  对于再贷款资金的使用,农发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农发行已使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超过8亿元。向人民银行申请后,首批专项再贷款资金已经到位。目前,农发行已与60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对接,发放的专项再贷款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保障疫情防控相关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的充分供给,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央行表示,2月份将按周向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实际上,现在的沟通机制不是按周,而是按日来算。”一位大型银行资金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人民银行对使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情况一日一报。目前来看,银行感觉专项再贷款的资金量较为充足,名单制管理也让银行放贷有了抓手。尤其是全国性银行业务范围广,名单中肯定有各家银行此前就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对这部分企业情况较为了解,也有利于提高贷款投放效率和提升精准度。与此同时,9家主要全国性银行和10个重点省市地方法人银行,均能拿到同样的名单,大家目标一致,就能共同支持名单上的企业,解决其后顾之忧,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