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20

多干一点,防疫物资就能早到一点

  “妈,您和朵朵身体还好吧?今天又有好多医疗专家带着药品、器材坐高铁来到武汉,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的!”2月11日23时50分,贾青青忙完一天的疫情防控物资转运工作后,和婆婆视频通话。她看见女儿抱着心爱的大熊玩具已经睡熟,这才放心地在宿舍里躺下睡觉。每天工作再晚,她都要给婆婆打个电话报平安。 贾青青是武汉火车站“五心”服务组党支部书记、值班站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奋战在岗位上。   1月23日10时起,武汉站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请大家理解,关闭离汉通道是为了防控疫情。”“楼下售(取)票厅所有的人工窗口已开启,为大家办理免费退票。”在武汉站进站口,面对众多旅客的问询,贾青青戴着口罩、拿着喇叭,带领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提醒,耐心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平稳关闭进站通道后,她的喉咙已沙哑。   当天晚上,贾青青回到家,看见丈夫王杨正在整理衣服。“刚接到通知,我要在单位住一阵子,这段时间可能回不来了。”王杨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的一名调度员,疫情期间将接受集中管理。贾青青一边帮助王杨准备生活用品,一边说:“那你要保重身体。这两天车站挺忙的,朵朵就送到她奶奶那里去吧。”第二天一早,她就将4岁的女儿朵朵送到婆婆家,夫妻二人一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   武汉站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党团员骨干组成的“头雁”党团员突击队,贾青青是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她24小时坚守在车站,做好人员服务和物资转运工作。   每天,作为值班站长的贾青青都要提前梳理运输疫情防控物资和医务人员的高铁列车到站计划,掌握具体车次、数量、车厢,协助调整列车停靠站台股道,搬运物资,确保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物资送到各大医疗机构。   1月25日,正月初一,22时30分,江苏、浙江两省医疗专家团队350人携带医疗物资乘高铁抵达武汉站。早早在站台上等候的贾青青和同事们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迎接到来的医务人员,并迅速搬运物资。50多斤重的医疗器械,贾青青和男同志一样搬起来就走。不到半个小时,她的衣服已湿透。繁忙工作之余,和女儿视频通话是贾青青最开心的时刻。“妈妈,我想你了!你怎么穿着白白的衣服啊,戴着口罩我都看不清你……”“朵朵乖,等再过几天,大家打败了这只‘大怪兽’,我和爸爸就回来一起陪你玩。”   整个春节假期,贾青青和同事每天都要接10多趟运输防疫人员的高铁动车、转运100多吨物资,经常是忙到凌晨。有人问她,每天在车站奔波忙碌,接触那么多人,怕不怕?贾青青总是回答:“偶尔担心还是会有的,但是看着这么多人都来支援我们武汉,大家众志成城战疫情,作为一名铁路人,我更要冲在前面。我多干一点,防疫物资就能早一点到达,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 洁 通讯员 郭 威)

让所有付出者得到尊重和关爱

  近日,有网友反映,因认为医务人员身上“带有”新冠肺炎病毒,个别地方出现不许医务人员进入小区、返回自己家的情况。这种做法缺乏科学常识。须知,医务人员都会按照严格的要求,经过科学的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在离开时也要经过相应的消毒程序,不会携带病毒,无需恐慌,更不应当禁止他们回家。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江苏南京出台措施,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十件实事,包括送上一份“暖心包”、办理一份商业保险等,特别是建好一个“后援团”,对无人照看的未成年子女、高龄老人,根据需要,由社区和学校安排托管照顾和送教服务。因为这些医务人员是“功臣”,是“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广大医务人员、相关工程建设者和其他各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力量,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守岗位职责,发扬职业特长,发挥各种优势,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值得赞颂的英雄,应该受到尊敬并得到更多关爱。   要给予英雄应有的、充分的尊重。在疫情防控中,众多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不惧牺牲,不间断地奋勇战斗在隔离病房,与时间赛跑,救治患者,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大批建设者夜以继日地施工,挥洒汗水,迅速建起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重要防疫设施;广大基层社区工作者严格实施排查、做好重点群体监控,奔忙在防控一线……无数人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借口不尊重他们。   要给予英雄更多切实的人文关怀。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即使在条件有限的环境中,也毅然坚决执行最紧迫的任务、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持续坚守救治一线,工作任务重、身体疲劳,感染风险高、心理压力大,非常需要关爱。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对一线医务人员展开慰问,并为他们和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对家庭困难的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开展对口帮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尤其对伤害医务人员的,要坚决依法严肃查处。要坚决杜绝歧视孤立一线医务人员、建设者及其家属等行为,要积极为弘扬职业精神的他们点赞。   尊重英雄、关爱英雄,就是尊重自己、关爱自己。因为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只有大家相互关爱、团结一致,才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最终赢得胜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张 虎)

中经观点:科研攻关同时间赛跑

  大疫当前,科学家们同时间赛跑,对新冠病毒进行着“拷问”:这是什么病毒?它从哪里来?该如何防治?   与疫情作斗争的每一天对于科研工作来说都极其宝贵,科研攻关正在应战时所需而紧张展开,严谨的论证试验与三步并两步、能快就快必须同时实现,这是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巨大挑战。   今天,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最新进展,让我们看到了科研工作者同时间赛跑的重要成果,令人欣慰、欣喜!   我们已初步排除新冠病毒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源头。   我们已成功构建新冠肺炎感染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正用于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   我们已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正加快推进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应用。   大众最关注的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方面,经过多轮药品筛选后,磷酸氯喹等多种药物已先后开展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示良好疗效,部分临床救治建议也已纳入诊疗方案。在疫苗研发方面,我国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   面对大灾大疫,人类防控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而科学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要摸清病毒传播途径,才能有效开展群防群控,阻断病毒传播;我们要研发更灵敏更快捷的诊断试剂,才能及时识别并隔离感染者;我们要找到更有效的医疗方案和药物,才能挽救更多生命;我们要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不惧病毒卷土重来。   从今天公布的阶段性成果中,我们看到了各项科研紧急攻关的争分夺秒,看到了科技力量协同作战的坚定有力,看到了科研工作者像前线战士一样在用生命同时间赛跑,看到了科研机制既创新灵活,又科学严谨,一切都是为了尽早以科技之利器降病毒之肆虐,给生命以安康,还社会以安宁。   我们看到,科研攻关进行得条理清晰,忙而不乱。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诊断试剂研发、疫苗研发……这不是简单的攻关项目,而是中国科技多部门协调、各学科努力的总体战,是防疫抗疫最关键的防线。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这一项项在极短时间内就取得的重要成果,鼓舞人心,给我们希望、信心和力量。相信在人民至上理念和科学精神指引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必将集聚创新智慧,不断突破层层难题,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彰显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佘惠敏)

经济日报:统筹“双线” 确保“六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对进一步有力有效抗击疫情、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安排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做好两条“战线”上的工作,既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又坚定信心做好“六稳”工作,在这次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项任务有机统一,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在实践中不可偏废。抗击疫情,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死守防止蔓延;恢复秩序,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尽可能降低疫情冲击影响,同时为抗疫前线提供充足保障。当前,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战胜疫情不会一蹴而就。一段时间以来,群众生活必需品保供任务持续加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市场正常运行受到干扰,切实做好“六稳”工作更加紧迫。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有务实的举措。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要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则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及时纠正一些偏颇和极端做法,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煤电油气供应和交通运输有序畅通。尤其是要落实春耕备耕关键时节的春管春种措施,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研究制定有力管用的政策措施。宏观上,要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需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微观上,要因地制宜,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及时解决各类企业复工复产、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外需。与此同时,还需补短板、强弱项,朝着此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发力。   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面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一线调查】沈阳制造业向高端“蝶变”

  在很多人印象中,辽宁省沈阳市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普遍存在“大(传统产业)而不强”和“新(创新型企业)而不大”问题。受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掣肘,这里的制造业发展的确并非一帆风顺。但今天,情况正在改变。目前,沈阳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众多制造业企业研制出一大批世界级产品,聚集了自主创新良好资源。东北振兴再出发,一张蓝图绘到底,沈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坚如磐石。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正在深度推进中。近年来被大家高度关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一直以来的“工业重镇”沈阳又在这场深度变革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1月上旬,经济日报记者深入沈阳沈鼓集团、新松机器人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制造业企业展开实地调研,并与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交流,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沈阳高端制造业如今到底怎么样了?   企业转型升级热火朝天   新松机器人未来城、布克哈德·远大压缩机等一批先进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华晨宝马新工厂土地整备提前完成,沈鼓集团10兆瓦集成式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中航发燃气轮机公司投入运营……在沈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例子可信手拈来。   严冬时节,沈鼓集团转子车间内一派火热生产场景,工人们正在生产主轴、叶轮等压缩机转动部件。刚刚过去的2019年,沈鼓集团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取得重大成果。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告诉记者,高端装备方面,全年高端装备订货占比达到80.2%,同比增长12%,获得140万吨乙烯装置压缩机、大风洞主驱压缩机等一批高端装备订单;服务型制造方面,签订中沙(天津)石化130万吨/年乙烯扩建项目裂解气压缩机改造合同,全年服务型制造收入同比增长6.3%;新市场方面,订货同比增长187%,实现油田上游轻烃回收装置、空气储能装置等新市场订货,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市场结构;智能制造方面,完成了精益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规划方案,成功应用焊接机壳应力分析等智能制造手段。   在沈阳,传统制造产业不断加快升级,一批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相继涌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智能车间,一台台多关节机器人、激光导航移动机器人正在组装调试,呈现出一幅幅以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未来工厂范儿”。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翘楚和工业4.0践行者与领导者,新松公司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完善全球产业布局。通过整合创新、金融、产业、教育等多方面资源,打造平台型企业,以良好口碑树立行业典范,积极提高市场占有率。   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介绍说,新松已经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百类产品,面向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物流、半导体装备、智能交通,形成10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物联新模式。其中,工业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移动机器人打破国际垄断,特种机器人满足高端重点领域需求,服务机器人销往全球。新松公司深层次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耕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半导体装备、智慧安全四大产业板块,开拓数字化物联新模式的应用,全速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加快智能化产品研发和推广,利用传感器技术、工业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与变压器产品结合,实现产品运行状态自感知并建立相应的产品运行状态数学分析模型,将原有单机产品打造成为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智能设备。另一方面,实现售后及服务的智能化,充分利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智能产品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和汇总,将变压器、互感器、套管等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探索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用电负荷需求侧管理、分布式能源调控等传统二次产业领域,筑牢由电工装备制造业向电力能源服务业延伸产业链的技术基础。”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旭平说。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近两年,从中央到辽宁省再到沈阳市,先后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推广项目,加快了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工程,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力推动“硬核产品”走出去   执大象,天下往。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个更加开放的沈阳,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为进步和繁荣的沈阳。如今,沈阳不少高端制造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得不少“硬核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国门。   2019年,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进驻全球最大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是一位“灵活的巨人”,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5cm,最大运行速度7m/s,制动距离小于13m,实现了对高载荷与高精度的“两手抓”。同时,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支持多类型载货需求,可分别单次承载2x20英尺集装箱、2x20英尺罐箱、40英尺集装箱、45英尺集装箱,完全符合客户各方面要求。   沈鼓集团在国际化方面也是持续发力。戴继双介绍说,公司设备订货同比增长4.9%,服务订货同比增长57%,高速撬装往复机、大型空分压缩机、LNG压缩机等重大装备首次实现海外订货,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   在马旭平看来,特变电工沈变则是始终积极践行“依托项目合作,深化务实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特变电工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走出去”的缩影,它经历了从借船出海、贴牌生产,到自营产品出口、成套项目总承包、海外建厂、海外能源资源开发不断创新发展的系列实践。如今,特变电工沈变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目前,特变电工沈变已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并派驻市场开发人员。确定了向国际化企业转型的战略规划,以抢抓人才团队建设为基础,迅速扩大国际化销售、技术服务团队。着重搭建本地化服务网络,引进了大量的海外市场优秀人才,并在美国、埃及、墨西哥、哥伦比亚、加拿大等市场拥有20余名外籍员工,提升了公司国际市场服务能力。   推动“硬核产品”走出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是关键,核心关键技术是产业发展“命脉”。   2019年,沈阳以产为主加强产业技术创新,针对机器人、IC装备、人工智能等13个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137项。滚动实施“双百工程”323项,累计解决关键共性技术902项。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1574项,获得经费11.02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市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97项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励。   沈阳有很多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训产业工人的学校,这是宝马沈阳工厂的实训一线,工人在熟练操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摄...

医疗废弃物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不让废弃口罩成“二次污染源”

  “医疗废弃物处理”,这个平素仅限于专业人士的话题,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大众所关注。疫情面前,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经受着巨大考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废物,尤其是涉及疫情的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2月11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居民小区废弃口罩如何处理”时说,对于老百姓没有接触到病人的口罩,就当作一般的生活垃圾处理就行了,“如果照顾病人,口罩应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   2月13日,江西分宜县工业园区内新余麦瑞森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无菌车间,员工在抓紧进行最后调试检测,投产医用口罩。 黄传庚摄(中经视觉)   医废处置能力面临“大考”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支援的移动式医废应急焚烧炉,今天中午1点运到孝感,经过安装调试,今天下午5点一次试烧成功!”2月8日,组装调试技术负责人、天津市环科院马建立博士的手机接到这条振奋人心的信息。   这款拥有10项专利的应急焚烧炉,从接到援助请求到设计、组装、调试,再到装车运输……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6天。   “随着疫情暴发,医废呈井喷式增长,处置设备已经24小时超负荷运转。”中国节能孝感市中环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表示,医废处理量以往是每天七八吨,现已增至10吨至12吨。这家公司承担着孝感、潜江两地600多家医疗机构产生的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疫情更为严重的武汉,医疗废物处置正在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1月27日,武汉医废收集转运运力趋紧,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在省内征集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中油环保襄阳公司启动预案。1月29日,第一批5台医疗废物运输车和12名专业医废处置工作人员自带防护装备和物资,协助武汉开展医疗废物应急收集和转运。   此后,武汉的医废处理能力也逐渐饱和,不得不将医废运往周边城市的环保企业进行处置。2月1日下午,中油环保襄阳公司举行了誓师大会,该公司开始接收武汉医疗废物并处置。   湖北省除在襄阳市调配具备资质的运输车和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同时改造升级了一批厂房和设施作为应急处置单位。此外,在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筹建处理设施,形成24吨/日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在其他定点医院筹建处理设施,形成10.9吨/天自处置能力。启动后备应急处置能力达22吨/天,初步形成新增56.9吨/天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2月11日,已落实23台移动式处置设备,共56吨/天处置能力驰援武汉、孝感、黄冈等地。还有10台共24吨/天处置能力的移动式处置设备即将发往武汉。此外,已落实63辆医疗废物运输车购买计划,全部支援湖北省,重点支援武汉、孝感、黄冈等城市。目前已经交付运输车38辆,剩余25辆将于2月17日前交付使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湖北省具备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已经较疫情发生前翻了一番,由180吨/天提高到373.3吨/天;武汉市由50吨/天提高到100.5吨/天。武汉市等重点城市医疗废物运输能力不足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   医废处置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疫情暴发后,生态环境部门反应迅速,1月21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一周后,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技术指南(试行)》,为各地打好医废处置硬仗提供了“作战手册”。   生态环境部2月13日通报,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废物,尤其是涉疫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   “要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说。   河南每日定时调度18个省辖市疫情发展情况,以及辖区内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后为疫情应急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辅助疫情防控决策。   疫情之下,湖南益阳市实行医疗废物分流管理和处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类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分开收集、分开存放、单独转移、优先处置。...

防疫专项再贷款跑出“加速度” 第一批企业已获央行专项再贷款支持

  疫情紧急,专项再贷款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经济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快的在24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天。利率方面,在优惠利率贷款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贴息。一家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所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银行紧急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这笔资金将用于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月10日,首批专项再贷款已经发放。   疫情紧急,专项再贷款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快速审核,快速发放贷款。金融机构拿到企业名单之后,原则上1天,最长2天,要将贷款发放到位。   快!一两天内资金到账   疫情当前,救急资金也跑出了“加速度”。   经济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快的在24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天。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一家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生鲜配送、肉制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是861家涉及“菜篮子”产品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回笼放慢,再加上拟增加储备肉库存,资金缺口渐显。   在接到青莲食品咨询并了解其资金需求后,中国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及时指导该企业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申请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施名单。同时,迅速协调辖内农行等金融机构做好银企对接等工作。   此次专项再贷款发放采取“先贷后借”的报销制,保证资金投向更为精准。因此,早在首批专项再贷款发放前,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与企业对接,并迅速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资金。2月7日和8日,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已经协调当地工行和农行分支机构为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青莲食品提供了共1.1亿元贷款。   2月10日,青莲食品再次联系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希望追加1亿元资金支持。当地农行特事特办,24小时内完成了从授信到放款的全过程。2月11日,农行完成对该企业新增贷款1亿元授信审批,当天下午就向青莲食品发放了6000万元信用贷款。同时,为确保该公司后续发展,农行海盐县支行同时为其发放了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保障其生猪养殖和流动资金需求。   农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审批和投放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对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和用款急迫的企业,农行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从贷款调查、审批到发放的全部流程。1月24日以来,农行已为全国疫情保障重点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超过20亿元。   湖北、上海等地也在加速资金投放。截至2月6日,湖北省地方法人银行已发放(含拟发放)符合专项再贷款使用标准的贷款8.15亿元,全国性银行在鄂分支机构发放贷款15.9亿元,及时满足了部分防疫企业资金需求。央行上海总部公告显示,截至2月7日,全国性银行上海分行向9家全国重点企业发放符合专项再贷款使用标准的贷款9000万元;地方法人银行向10家地方重点企业发放贷款5044.6万元。   低!企业成本低于1.6%   获得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后,企业融资成本情况如何?   青莲食品财务负责人介绍,农行为其发放的6000万元贷款,利率为2.65%。这一利率水平较央行规定的专项贷款优惠利率上限(目前为3.15%)低了50个基点。在企业申请贴息后,财政部门将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贴息,实际利率仅为2.65%的一半,大幅低于1.6%的水平。   “从发放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在2.4%至3.15%之间。”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给予商业银行的专项再贷款成本比较低,并要求商业银行为名单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不能高于3.15%,较1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4.15%的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在优惠利率贷款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贴息。也就是说,如果一家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可以说,央行专项再贷款保证了银行相关贷款有充足的资金,中央财政贴息则进一步推动资金成本下降。“通过这两种方式,在量和价上确保防疫企业和基本生产生活保障性企业能够尽快开工生产,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   对于重点企业的贷款利率情况,农发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农发行对使用专项再贷款资金的企业,两次调整贷款利率价格,授权分行定价区间为2.5%至3.0%,低于“利率不能高于3.15%”的要求,加上财政对企业的50%贴息,实际融资成本在1.5%以下,有效发挥了政策性银行低利率融资“头雁”作用。   稳!管好用好救命钱   放款提速、超低利率,这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如何保障资金用在“刀刃上”,管好用好这一救急救命钱?...

尽锐驰援 携手打好湖北保卫战——19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援湖北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集合优质资源,建立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连日来,19个省份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伍奔赴湖北,吹响了向主战场冲锋的号角,他们与时间赛跑救治病患,不畏艰险坚守阵地,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战线。   2月12日,72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救治的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在江西南昌县的向塘铁路物流基地发出,搭乘中铁特货专列驰援湖北。丁 波摄(中经视觉)   集结:疫情就是命令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要求,浙江省对口支援荆门市。浙江省与荆门积极对接,决定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单独组建重症救治团队赴荆门开展支援。   接到任务后,邵逸夫医院依托牵头建设的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优势,不到24小时便迅速组织了一支专家团队,由党委书记刘利民“挂帅”前往荆门。   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何珊、耿涛是一对新婚夫妻,同为1993年出生。毕业后在邵逸夫医院ICU做护理工作,他们早在派出第一批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时候就报了名。他们说:“重症监护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活儿,我们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候,更应该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然会留下遗憾。”   江苏省对口支援黄石市,接到任务后,江苏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江苏省相关部门迅速与黄石市精准对接,立即组建支援黄石市前方指挥部和支援队,制定实施对口支援工作方案。   “我们在对接中了解到,黄石疫情防控的突出矛盾表现在重症、危重症比例高和防控压力大。另外,黄石市防控工作还存在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等难题。”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介绍,黄石疫情防控需要什么,江苏就提供什么,重点抽调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和院感科医护人员组建支援队,旨在提高当地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黑龙江省支援孝感的任务后,黑龙江13个地市的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踊跃报名。短短十几个小时,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集合而来,凛冽的寒风、厚重的冰雪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救死扶伤、挽救生命。   佳木斯市共有31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任务。“我们立誓一定会守职责、听指挥、不辱使命,与全国医护人员一起向疫情宣战。”佳木斯医疗队领队吉庆坚定地说。   奔赴:使命面前没有退缩   2月11日下午,江苏省支援黄石医疗队的310名队员携带防护服、口罩、呼吸机、监测仪、ECMO(“人工肺”)等医疗物资设备,奔赴前线开展救治工作。这批队员大多长期从事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其中包括多名具备丰富临床重症抢救经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验及医院管理经验的专家。   使命面前没有退缩。2月12日,哈尔滨太平机场,黑龙江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集合完毕,18时,他们启程直奔孝感,承担疫情防控的援助工作。   出征前,护士们悄悄剪去自己心爱的长发,备好了纸尿裤。“我们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配合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体现黑龙江人的责任和担当。”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的青年党员医生丁思航郑重表态。   山东医疗队队长韩其政告诉记者,此次专门安排了心理辅助类专业的医师,“随着疫情的持续,不管是患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上的畏惧和恐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强的免疫力,心理干预也将成为此次援助的重要一部分”。   同样,在天津对口支援湖北省恩施州的医疗队中,也有一批心理专家。天津安定医院心境障碍科心理教研室主任张勇介绍,“目前,天津安定、安宁、安康3家医院,共抽调了9名心理专家,将分配到恩施9个医院。我们已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疾控中心出台的疫情期间心理救助方案,形成了工作草案,将根据恩施当地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调整”。   救治: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月11日下午,福建支援湖北宜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抵达宜昌。12日一早,支援队就和宜昌第三医院、分院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开始投入工作。   “他们在一线战斗了20多天,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将会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查漏补缺。”此次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院感管理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感疾控处副研究员吴凡告诉记者,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医护人员普遍身心俱疲,此时的院感工作更不能有任何缺失。她将和同事一起,尽最大努力做好市第三医院的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