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扶贫投入持续加码

 为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央企业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积极复工复产、

032520209

  为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央企业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积极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同时,央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对定点扶贫县继续加大投入,持续利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基金扶贫等多种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定点扶贫的246个贫困县中,219个已宣布脱贫摘帽或正在检查验收,约占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县数量的90%;在2019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工作中,评价为“好”和“较好”的中央企业超过了90%。

  近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5年投入206亿元

  在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单位中,中央企业是任务最重的“集团军”——承担着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定点帮扶任务,同时,国资委机关对口扶贫河北平乡县、魏县。

  从发力重点看,中央企业全面加强农村电网、贫困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运力投入、完善航线网络,打造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帮扶模式,帮助贫困种植户降本增收,大大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进程。

  从难点突破上看,中央企业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累计投入近60亿元支持云南省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积极承担甘肃东乡县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任务,在“三区三州”定点扶贫县援建桥梁,解决了3万多名易地搬迁群众出行困难。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央企业共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206亿元,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在全力支援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复工复产、保障服务经济社会运行的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助力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中央企业2020年定点扶贫各项指标任务已经明确,中央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承诺对246个定点扶贫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32.01亿元,比上年计划数增加6.92亿元。

  产业扶贫各显身手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中央企业精准施策,结合企业所处行业领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大力培育深度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首先,深入开展新能源扶贫项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等央企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光伏扶贫,将大部分收益分配给村集体和“无业可扶、无力脱困”的贫困群众。其中,中国华电结合定点扶贫县新疆乌恰县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乌恰县巴音库鲁提村建设5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收入,收入列入乡村集体经济,均用于贫困户帮扶;中国国新利用湖北利川资源禀赋,与中广核合作成立利川风力发电公司,以项目收益反哺其他扶贫项目,辐射带动周边特色产业发展。

  其次,精心打造贫困地区旅游项目。比如,中国旅游集团在贫困县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旅游项目,把定点帮扶的香格里拉尼西乡黑陶制作发展为特色体验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目前,尼西乡从事黑陶制作的村民户均年收入达八九万元。华侨城集团深耕文旅融合,发掘贵州三穗、天柱两县乃至黔东南州全域旅游潜力,深挖苗侗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完善景区运营管理和基础设施,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居民实打实的收入。中国三峡集团结合重庆市巫山县实际量身定制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赠送旅游大巴车10辆,累计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2000余人稳定就业。

  再次,积极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利用遍布全国的“昆仑好客”和“易捷”便利店网络,帮助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仅2019年就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4亿元。中粮集团借助旗下“我买网”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大力推动农产品电商化,实现了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除此之外,广大央企还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扶贫路径。华润集团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建成7个希望小镇,打造了一批具有农业发展活力、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村镇。中国诚通发挥资产经营优势,通过政府提供土地政策、企业出资改造设施、引进成熟电商入驻,构建农户+扶贫车间+电商产业园的产销对接通道。电商企业2019年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带动用工140余人。通用技术集团结合内蒙古武川县药材优势,推动所属中国医药公司在当地发展中药材产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累计投入1000万元,建设“通用武川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带动该县药材种植达2.5万亩。

  授人以渔扶贫扶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央企业注重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我发展意识,积极传授各项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做到扶志又扶智,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的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18年12月,云南省永善县莲峰镇新店村的唐煌通过中国建材专场招聘会,应聘到中材矿山所属临沧分公司上班。“环境、待遇都很好,中国建材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唐煌对工作非常满意。

  中国建材、中国远洋海运、中国化学工程等中央企业多次在定点扶贫县举办专场招聘会,在招聘条件上倾斜照顾,还设置挖掘机操作工、装载机操作工、爆破工、凿岩工等专门岗位,月薪达6000元以上。

  中央企业纷纷开展“一站式”的帮扶行动——资助学生、援建学校、提升能力、解决就业。兵器装备集团推进物质、心理“双关爱”,开展援建行动、助学行动、暖冬行动。此外,投入近3000万元打造“一技在手、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一流汽车实训示范基地。

  东风公司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技术培训、免费职业教育、开发公益岗位等帮扶方案,为贫困群众增加脱贫选项。保利集团创办“保利星火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开展“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毕业后直接安排就业,取得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良好效果。

  在各央企努力下,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扶贫项目扎实推进。中国化工设立高中自强班并设奖学金。截至2019年,所属蓝星公司累计捐赠210万元,共帮助35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三年高中学业。中国一汽投入1.5亿元在100多个贫困县开展教育扶贫项目,13万多名乡村中小学生受益。

  310亿元基金带动脱贫

  基金扶贫让央企形成扶贫合力。2016年10月17日央企扶贫基金设立,由全部中央企业共同出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设立的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经过3次募资,央企扶贫基金规模目前已超310亿元。

  国投集团总会计师、央企扶贫基金董事长沈翎表示,基金第3次募集的资金聚焦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国投创益立足管好用好基金,目前已完成投资220多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100亿元,投资项目90个,覆盖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资项目涵盖现代农业、矿产资源、装备制造、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带动42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其中,央企扶贫基金先后投资22.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76亿元,在9个省份、33个贫困县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带动数万人就业增收,通过饲料原粮采购惠及周边60万农户。

  央企扶贫基金依托省属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投资了一批产业带动强、扶贫效果好的项目,打造了现代农业平台、资源开发平台、清洁能源平台、医疗健康平台、产销对接平台、产业金融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七大扶贫平台,并搭建了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了资金监管等信息系统,实现了社会效益闭环管理。“中央企业扶贫基金的扶贫管理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为中央企业扶贫之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未来模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小珉说。

  此外,在央企扶贫基金的带动下,国家能源集团设立了绿色生态保护扶贫基金,中国建筑与甘肃省共同设立丝路交通发展基金,中国船舶集团在定点扶贫县设立扶贫基金,拉动社会投资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