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市场之手优化配置要素资源

作为新时代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

  作为新时代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总体看,我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我国要素市场化发育尚不够充分,诸如市场决定要素资源配置的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阻碍了市场及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成为当前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正因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众所周知,要素配置扭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和无效产能,催生了一批“僵尸企业”,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从破除无效供给的角度来看,要加快化解过剩和无效产能,特别是推动“僵尸企业”出清,就要加快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尽快释放错配的资源,继而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

  合理高效的要素资源配置,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新动能培育。比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技术要素市场,在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发现创新价值、激励创新主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再比如,新纳入生产要素范围的数据,其本身不仅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也与其他要素一起融入价值创造过程之中,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要素市场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属性不同,改革进展差异很大。

  因此,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扩大要素市场配置的范围,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分类施策、循序渐进地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协调处理好“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才能真正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不断扩大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培育好市场交易平台,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健全制度规则、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等举措,有效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需要指出的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难点,不在于要素本身,而在于要素配置主体的改革。这就需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打破行政性垄断、防范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同时,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良好改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