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蓄力新经济 锻造新优势

出台18条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开通中英日韩4条招商热线向全球发出

041420202

  出台18条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开通中英日韩4条招商热线向全球发出合作邀请;派遣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家企业;举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誓师大会……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青岛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围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疫情短期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但也倒逼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新市场、新投资、新消费变革。青岛要超前谋划、危中求机,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快速崛起。”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

  精准推进复工复产

  青岛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早打响了复工复产攻坚战。2月3日,青岛发布了18条举措,在缓缴社保、延期缴纳税款等方面为企业雪中送炭;此后青岛又陆续出台4次共130多条举措,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降低运行成本;青岛还对34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片包干、逐家对接,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按照“一企一策”的方案,青岛倾力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位于青岛李沧区的韩资企业乐星汽车电子(青岛)有限公司,3家原材料供应商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复工。接到求助函后,李沧区发改局立即联系青岛市工信局以及3家企业所在的即墨区工信局,协调企业在两天时间里实现复工。

  青岛雅世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近段时间订单剧增,但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青岛金融机构的“春风行动”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青岛农商银行西海岸分行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批复贷款2000万元。据统计,青岛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春风行动”,累计授信近2000亿元,放款企业超过5000户。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青岛采取包机、包车等方式,运送员工返岗。迄今,青岛返岗直通车已累计为200多家单位组织1000多车次,运送2万余名务工人员回青返岗。

  精准施策助力青岛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早在2月底,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实现了100%开工复工。

  抢抓发展新机遇

  3月5日,青岛多个政府部门齐聚海尔集团,研究如何全力支持“四年5000亿元,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发展规划。青岛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制定专项政策,鼓励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青岛拓展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吸纳全球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融入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共同把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这是青岛危中寻机抢抓工业互联网机遇的具体行动之一。“重大危机必然带来重大改变,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加快布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王清宪说。

  “四年5000亿元,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依托的是5G+智能制造、5G+智慧家庭、5G+智享平台。其中5G+智享平台,就是海尔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该平台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目前已汇聚了3.3亿用户、4.3万家企业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青岛为其制定专项政策,旨在打造一个物联网时代的“阿里巴巴”。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青岛的本土企业特锐德已占据了全国充电市场42%的份额,占有率全国第一。

  青岛市政府和特锐德一起发出邀请,欢迎全国的企业家来青岛,共同发展壮大包括充电桩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健康产业无疑将进入一个“风口”期。3月16日,青岛市正式委托修正药业等大型医药企业和院士团队共同研究方案,计划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生物医药大健康蓝色海洋城”。“我们欢迎企业家带着项目、产品、资本来到青岛。”王清宪向全球企业家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打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2月4日,青岛市向全球发出了“我们在线等您”的招商邀请。同时开通中英日韩4种语言的24小时热线,畅通外企快速服务通道。

  扩大合作打造开放发展“新优势”,也是青岛化危为机的重点方向。2月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客厅”正式交付使用,这个“国际客厅”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技术、人才、经贸深度交流融合。

  港口是扩大合作的重要载体。青岛港已拥有137条外贸航线,基本形成了“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古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3月28日,青岛启动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暨全球招商推介,将在拥有9公里港口岸线的老港区,打造一个集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于一体的国际新港城。“我们将依托青岛百年港口的起点——青岛老港区,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打造一个充满创新创业的发展区域,真正把邮轮母港区建设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元素的聚集地。”王清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