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做好城市“菜篮子”保障工作

  “菜园子”和“菜篮子”之间不能简单理解为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而是要建立城乡互动共同体。蔬菜供应不能是农村向城市简单卖菜的“单向上行”,而应该是城乡之间的“双向互动”。城市得更多关注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努力,在技术、物资等方面建立起城市支持基地农民的稳固渠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蔬菜供应难、居民买菜贵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城市蔬菜供应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我们尤其要关注农民的“菜园子”,并及时做好城市“菜篮子”的保障工作。   目前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年蔬菜种植和供应的影响不会太大。山东寿光是全国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蔬菜种苗培育基地。据当地相关人士介绍,蔬菜育苗大部分在春节前已经结束,第二次育苗还要到一个半月后,疫情对蔬菜育苗影响甚微。众所周知,大棚菜是冬春蔬菜的主力。大棚生产虽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里,但用工较少,几乎没有聚集,而且蔬菜成长环境本身也需要消毒、清洁等,疫情防控工作对大棚蔬菜的影响也不大。如果说有一些困难,那就是疫情防控中的交通管制的确带来了某些不便,城市配送速度比过去要慢了一些。   尽管如此,我们也需未雨绸缪,保障好城市“菜篮子”,关注农民的“菜园子”。只要农民“菜园子”丰收有保障,城市“菜篮子”供应就不发愁。   经过这些年发展,我国蔬菜的数量总体上是足够的,城市“菜篮子”的某些待提升之处主要在于蔬菜产地不够稳定。没有稳定的蔬菜基地,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或突发事件,一些城市就可能遭遇买菜困难或者无菜可供。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北京超市发集团和汉食生鲜超市在春节前几天成功地开展了一场“白菜保卫战”,把白菜价格从虚高涨价拉回到正常价位。他们的一个有效办法和经验是直接从蔬菜基地进货,发挥商超主渠道作用,以充足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菜园子”和“菜篮子”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而是要建立城乡互动共同体。蔬菜供应不能是农村向城市简单卖菜的“单向上行”,应该是城乡之间的“双向互动”。如今蔬菜种植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在田间出力的活儿,除了大棚建设等物资支持,还需要许多技术层面的帮助。因此,蔬菜基地建设不能简单地签个订单,等待采摘拉菜就完事。城市还得更多关注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努力,在技术、物资等方面建立起城市支持基地农民的稳固渠道。   冬春时节,城市蔬菜供应主要靠大棚种植。而在夏秋季节,城市的蔬菜则主要靠大田种植。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城市也应该与农民耕作合拍,谋划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现在,蔬菜基地需要什么帮助,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都应该和农民一起谋划,在能使上劲、出上力的地方,发挥城市的优势,多措并举帮助农民把蔬菜种下去、种得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魏永刚)

经济日报:疫情防控不能松 脱贫攻坚不能等

  2月29日,河北省正式宣告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同一天,海南省5个国定贫困市县也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传出好消息的不止河北和海南,连日来,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陕西、黑龙江、河南等多个省份相继宣布贫困县全部清零。我国始终在脱贫攻坚的既定轨道上坚定前行,这为正处于关键阶段的战“疫”增强了勇气,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振了信心。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打好打赢这两场大战,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有序恢复,但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其他地区疫情反弹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目标,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持续抓好相关重点工作不能有缓一缓、拖一拖、等一等的思想。当此之时,必须统筹兼顾,做到防疫脱贫两不误,不断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   防疫脱贫两不误,既考验能力,也检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面对疫情加重脱贫攻坚工作强度、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难度的现实,唯有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同时,把不能等的事干起来,把规定时限内必须完成的事干起来,才能兑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要狠抓落实,实干苦干。“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要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在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攻坚遇到的现实困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抓落实的职责,在实干苦干中把党中央既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疫情期间的各项举措抓实抓细抓落地。   也要善抓落实,能干会干。善抓落实的关键,是把握形势。做好动态监测和全面排查,及时掌握本地区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掌握本地区产业、企业等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因地施策、因“疫”施策,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抓紧推进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能干会干的关键,是看工作方式。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指挥调度等,可搬到已经建立的各级应急指挥系统、远程教育系统上;各种农技培训、政策宣讲,可搬到田间地头、山坡林场……积极转变方式,就能确保脱贫攻坚不耽搁。   越到关键时候,越要绷紧弦、铆足劲,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最大限度化解、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我们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的决胜战,为人类反贫困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平 言)

战“疫”顶梁柱 经济压舱石

  2月22日,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常泰长江大桥第5号墩钢沉井建设工地,中交二航局建设者在对5号墩钢沉井夹壁进行混凝土浇筑。常泰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集高铁、普通公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大桥。 顾继红摄   这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   当疫情袭来,国有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勇挑重担,敢打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不畏艰险,火速建成专门医院。在众多央企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建筑集团牵头在武汉向10天建成专门医院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冲锋。他们制定“小时制”作战地图,发起施工大会战,2000余名管理人员、12000余名作业工人、2000余台套机械设备,24小时昼夜不停施工,如期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以中国速度演绎了人间奇迹。   不讲条件,转产扩产重点医疗物资。急防控工作之所急,央企在不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情况下,加快转产扩产、多产快产,以战时状态全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2月25日,新兴际华集团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0.3万套,相比2月4日正式投产时的日产3400套,提升30倍。国机集团所属企业在开通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的基础上,计划再开通5条生产线,医用口罩产能将达到日产160万只。   勇于担当,做好基础供应保障。相关国有企业积极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做到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石油石化企业抢调油气资源,上万名职工为湖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国家电网实行全网保华中、华中保湖北、湖北保武汉,发电企业每天近2万名职工奋战在一线。1月20日至2月16日,电信企业投入应急车辆14437辆次,建设基站257个。航空企业执行飞往湖北专项包机任务159架次,运送医疗物资875吨,运送医护人员17840人。   复工复产是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国有企业确保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当务之急。初步统计,截至2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4.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为86.4%,其中生产及对外经营性子企业2万余户,复工率为88.4%。石油石化、通信、电网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目前已经超过95%,有的已经达到100%。   重大投资、重大举措接连推出。三峡集团宣布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392万千瓦、总投资580亿元的25个新能源项目;国家电网开工复工超千亿元重点项目;中国电子与合肥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当地投资超百亿元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项目。   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密集开工。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总装机1020万千瓦的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现场已有4台机组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复工复产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一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交付离厂、两艘21万吨散货船试航等,带动产业链上其他企业加快生产。中国中车集团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全面复工,高速动车组生产线上“复兴号”等项目恢复生产;航空工业气动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FL-62风洞建设按期复工,已全面进入现场联合调试阶段。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面对严峻考验,国企央企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今后也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 董庆森)

“家门口”的扶贫产业忙复工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难。   如何破解难题,保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户不因疫情影响返贫?请看经济日报系列报道。   扶贫产业是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扶贫产业在春节假期后也暂时停下脚步。在各地生产活动逐渐恢复过程中,这些扶贫项目复工复产情况如何?请跟随本报记者一起去看看。   复工时不我待   2月21日上午,贵州省普安县才华手袋厂车间流水线上,坐满了戴着口罩埋头操作缝纫机的工人。   才华手袋厂吸纳了大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厂长张德禄告诉记者,所属全部8个分厂自2月12日就相继复工了。员工进出厂区都要戴口罩、测体温。工厂为每位工人提供了一次性口罩,厂区每天早中晚消毒3次。   才华手袋厂及时复工复产,让在这里工作的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务工和稳定增收。女工罗光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有了这笔工资,她全家人均年收入就稳稳地达到了脱贫标准。   目前,国内许多像才华手袋厂这样的扶贫企业都在积极复工复产。   2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解决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题——在符合疫情防控条件下,支持和组织推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尽早开工复工。一时还达不到开工复工要求的,要提前备工备料,为开工复工创造条件。   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对全国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挂牌督战,其中贵州就占了9个。为保障贫困群众通过扶贫产业实现可持续增收,2月13日,贵州省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有关部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按通知要求,我们厂设立了返岗员工花名册,一人一档,详细记录了每名员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春节假期出行信息。凡是从外省来黔的、与确诊和疑似感染者有接触的员工,都要进行核酸检测,确认健康后才可上岗。”张德禄说。   “我们洒金辖区内23家企业,2月底前可以全部复工复产,能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我们还会陆续发布招工信息,帮助辖区内和周边农民群众找到满意的工作。”贵州省兴义市洒金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圣对记者说。   图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南镇田家坊村扶贫车间利安达包装公司工人在医疗物资外包装生产线上忙生产。该公司复工后,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全部转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外包装。 陈晓东摄(中经视觉)   疫区积极作为   虽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只是要求疫情较轻或没有疫情的地区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帮助扶贫产业尽快复工复产,但记者发现,疫情严重地区并没有消极等待。   革命老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湖北省黄冈市,属于疫情严重地区,但他们也在主动作为。   黄冈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4万人。外出务工增收是黄冈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途径。春节前,数十万在武汉务工的农民返乡过年,黄冈疫情来势迅猛。虽然疫情防控任务极其繁重,但记者从黄冈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有6家药品生产企业、3家医用防护品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家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上述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生产抗“疫”急需物资。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告诉记者,安排这些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不仅能强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而且能帮助一大批贫困群众及时上班增收。   为此,黄冈市市场监管局出台8条具体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对生产防疫用品的企业,登记注册实行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对具备生产条件,但因办理生产许可证耗时长或有其他原因暂不能提交相应材料而无法生产的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

新冠肺炎治愈率持续上升 新疗法得到应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9日讯 (记者 吴佳佳)2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与患者康复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目前全国累计治愈病例数与累计死亡病例数的比值进一步扩大到13.8∶1,治愈率持续上升。下一步,要继续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按照分区分级差异化的防控策略,进一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重视轻症患者治疗,加强重症患者救治,切实巩固好防控成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新冠病毒感染是新发传染病,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组织学损伤等问题尚不明确,病理解剖工作至关重要。目前的好消息是,有11例病理解剖去世的患者,初步结果可观察到痰堵、肺部病变、血栓形成等,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病理解剖将探究致死原因到底是新冠病毒感染、其他基础病,还是炎症因子风暴等。这些数据很快就会出报告,供临床治疗决策做重要参考。   “根据发病机制研究、病理解剖结果、死亡病例研判等,我们发现血栓形成、突发心梗以及严重合并感染等可能是病人病情进展的非常重要因素。”王贵强介绍,已经针对性出台一系列相应办法,比如低分子酐素避免或降低血栓的形成,抗真菌药物及时使用,针对痰堵、肺部病变等做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吸痰等。这些办法可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对呼吸康复治疗进行了介绍。呼吸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训练、有氧功能训练、力量训练及日常功能训练等。呼吸康复可能减轻肺炎有关症状、提高心肺活动耐力和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逐步地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研究表明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稳定阶段,康复介入越早愈后越好。目前各地已在原有呼吸康复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对新冠肺炎治愈后患者的呼吸康复的探索。重症和危重症出院患者仍建议到指定康复医疗机构接受呼吸康复治疗。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可在各地指定社区或者家庭循序渐进开展。   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上,王贵强介绍,一方面,积极氧疗能保证有效的氧供,同时预防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另一方面强调及早干预。通过长时间的临床探索,目前发现了很多指标可以作为早期的预测预警指标或进行及时干预的指标,包括持续高热、淋巴细胞逐渐减少、乳酸水平或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快速增长,以及影像学指标等病情快速变化指标。通过一系列早期指标,可以更及时地处理问题,避免病情持续恶化。   此外,一些新技术、新疗法也通过更新的诊疗方案充实到了治疗中,包括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干细胞、抗病毒等,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发挥一定作用。

无疫情乡村不误农时忙春耕——来自湖北春耕一线的报道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无疫情村和乡镇可春耕。”2月27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99号文”,明确疫情防控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春耕生产不等待、不观望、不耽误、不冒险,并围绕“人、车、技、物、钱”五大要素,对农业生产用工、农资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农技服务、农资采购调运储备、农业生产信贷融资等作出了分类指导。   湖北省无疫情乡村春季农业生产正开始陆续展开。   在田作物长势好   2月26日一大早,雷铁云就冒雨来到地里抢摘包菜。雷铁云是黄冈市黄州区丰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打算将原来种植的红菜薹、包菜等品种,改种生长周期更短的小白菜,水稻也从双季稻改种中稻了。“往年这个时候,毛豆、甜玉米都要播种了,今年平整土地和育苗时间比往年晚15天左右。”雷铁云告诉记者。   “春节前储备了少部分农资。”雷铁云说,合作社由路口镇夹洲村18户农户共同发起成立,目前有耕地340余亩,种植蔬菜和粮食。今年的种子、化肥、农药缺口在70%上下,目前仅有的30%春耕农资还经常被周边农户拿去“救急”。由于“封城”等措施影响,农资采购成了问题。“政府配送工作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农资市场也没有开门,种子、化肥尤其紧缺。”雷铁云说。   除了缺少农资,部分黄州区种植大户反映,目前春耕还面临其他难题。一是缺少劳动力,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现在滞留在家里,出门务工、务农受到限制;二是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三是雇佣农工成本明显增加,去年每天工钱100元左右,现在达到200元。   “目前在田作物长势较好。”黄州区路口镇夹洲村农技站农技员刘亚斌介绍,由于2019年秋冬播生产期间,全市降水量显著偏少,旱情较重,油菜、小麦等在田作物冬至苗情普遍较常年略差,但春节前后雨水充足,气温较高,有利于在田作物生长,整体长势长相好于上年。目前,油菜一类苗占比在30%以上,二类苗占比45%左右,三类苗占比在25%左右;小麦一类苗占比在35%以上,二类苗占比45%左右,三类苗占比在20%左右。   “我们已经组织了两次无人机飞撒灭虫。”黄冈市黄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涂建立表示,目前,农业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意见,鼓励没有发生确诊病例的地区,可以在做好正常防护情况下,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区里的指导细则已拟定,只等省里的指导意见出台,我们对照完善后就可以推进春耕生产。”涂建立说。   分类指导抢农时   “我们要坚持全省疫情防控‘一盘棋’,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严格落实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织部分乡村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湖北省副省长万勇表示,无疫情村要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下田劳作。有疫情村,由县级指挥部做好风险评估,在确保能防控、不扩散的前提下,组织有保护措施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   “99号文”明确,确需外出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以全省统一的健康码为基础,以县域为单位定人、定点、定运,点对点从现居住地精准流向用工单位。3月10日前,95家A证和62家B证屠宰加工企业、216家已申请复工饲料加工企业产能应恢复到80%以上。   围绕打通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梗阻,湖北采取了一些关键措施畅通“绿色通道”: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纳入省指挥部交通保障组线上通行审批的保障范围,凭验证码口令在线申领,凭电子通行证(含二维码)省内通行;确需跨省运输协调服务的,由各市、县指挥部上报运输需求,由省指挥部交通保障专班受理并做好协调工作;优先保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调运。对仔畜雏禽、水产鱼苗、存塘鱼、积压鲜蛋、春防疫苗等在急的调运需求,加强督办服务,优先予以保障,特别是对需要从省外调运春防疫苗的,要及时协调保障。   湖北还创新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形式和内容,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所专家,围绕夏粮夏油田管,特别是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的监测与防控、早稻再生稻应时直播、速生叶菜腾茬抢播等9个专题,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生产资料、春耕生产贷款3个方面的信息,录制一系列短视频课程,并在各新媒体平台开辟专题邀请专家线上授课。   据了解,湖北将在3月10日前采购调运早稻常规稻种子110万公斤、达到440万公斤;4月10日前采购调运中稻种子约2000万公斤、达到4500万公斤;全省蔬菜种子总量达到约80万公斤。此外,3月20日前,将采购调运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农药以及其他农资,并在4月底开镰前保养调配部分小麦、油菜收割机械。   同时,农业生产信贷融资服务为春耕“保驾护航”。湖北省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转移支付资金65.3亿元。湖北将加强农业生产信贷融资服务,在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用好财政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农业生产信贷需求。   “云平台”上备耕忙   有了政策支持,湖北各地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平衡好抗“疫”与春耕的关系,在确保安全有序的情况下,适时分类分区开展了春耕备耕。   杨佑元所在的金丰收种业是远安县农资主渠道配送22家企业之一。2月28日一大早,他开始给县城部分农资经销商配送春耕种子。从接到订单,到1500斤水稻种、400斤玉米种的配送结束,全程没有与经销商有任何接触。   杨佑元告诉记者,从接订单到送货上门,与经销商都是通过电话或微信线上联系,配送过程中,有专门工作人员会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农资运达后,开单结算等一系列流程也均是通过线上支付完成。   村级农资销售点是春耕备耕物资供应的最后一环。在远安县花林寺镇高楼村,配送员胡小军每天需要完成本村及周边村居近20家农户的农资配送工作。...

余粮不少不用慌 延期收购来帮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水稻收购进度滞后,农户手里的余粮还比较多,如果不延长收购期限,农民售粮变现可能遇到困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决定将东北地区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截止日期延长至2020年3月31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后东北地区水稻收购与往年相比滞后,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及时有序恢复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工作,2月2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东北地区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截止日期延长至2020年3月3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涂圣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地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切实做好东北地区的粮食收购工作,既是满足农民售粮需求、帮助农民及时变现、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力支持农民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的有效举措。去年秋粮上市以来,由于水稻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黑龙江、吉林陆续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水稻收购进度滞后,农户手里的余粮还比较多,如果不延长收购期限,农民售粮变现可能遇到困难,影响种粮收益和种粮积极性。   近期,东北各地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恢复水稻最低价收购工作。这让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农垦华之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洪丰倍感高兴。他去年种植水稻1100亩,产量123.2万斤。黑龙江去年12月12日启动水稻托市收购以来,他陆陆续续卖了一部分。2月1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洪河农场粮食收储中心开库收粮,他立即通过中储粮“惠三农”APP预约了售粮时间。截至2月26日,他家剩余的稻谷全部销售完毕。拿到售粮款后,他就着手购买种子、农药、化肥,为今年水稻生产做准备。   建三江洪河农场粮食收储中心是中储粮创业直属库委托的收储库点,是春节后黑龙江第一家开库收粮企业。收储中心有效仓容7.4万吨,春节前收购稻谷5.8万吨,2月18日至26日,收购稻谷1.3万吨。收储中心主任陈永生说,为减少收购排队带来的人员聚集等问题,他们通过APP预约等方式,推行预约收购。加强收购工作人员和售粮人员的防护和管理,对“一卡通”系统登记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售粮农民等候区、员工食堂、办公区域等人流较多场所开展体温检测,并落实佩戴口罩、清洁消毒等防护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收购工作两不误。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公司切实履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职责,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合理布设收购网点。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分区分级有序恢复最低价稻谷收购工作,满足农民售粮需求,发挥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底作用。   市场化收购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2018年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同时,东北地区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多措并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主体入市收购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加快形成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新格局。吉林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主导、政府调控保障功能,坚持两手协同发展,确保农民好粮卖出好价钱。据吉林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吉林省已经有49个粳稻最低价收购库点开库收粮,全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稻谷65.4亿斤,同比减少6.5亿斤,收购进度过半,绝大多数通过市场销售,政策性水稻收购3.2亿斤。   随着收购期延长和各地相关举措的落实,有序恢复的东北地区最低收购价收购将“加速”水稻入库进度,为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涂圣伟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稻谷库存消化问题尤为突出。应进一步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推动最低收购价功能从托市向托底转型,通过“精准托市”,给多元主体市场化收购留出更大空间,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的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