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应收尽收”总攻战全面打响——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④

  2月9日,武汉市对“四类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法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类集中管理进入关键时刻。一场“应收尽收”的总攻战正在武汉全面打响。   按照中央指导组要求,湖北省统一部署,2月9日晚12点前,武汉市所有确诊居家隔离患者实行集中收治,分三级隔离。其中,“两山”医院、定点医院为一级;方舱医院为二级;部分酒店、党校为三级;一级二级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一级隔离治疗重症患者、二级隔离治疗轻症患者,三级隔离密切接触人群。   2月9日上午10点,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区。“我们社区共有3450户、6871名居民。目前,社区的确诊患者,除一个仍在家隔离外,其他的已全部送到定点医院治疗。”新天地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莹告诉记者,唯一一位在家隔离的确诊患者,已与雷神山医院联系好,9日下午将送往救治。   除确诊患者外,新天地社区辖区内的疑似病例也都在自行隔离或已送往隔离点,密切接触者大部分已经送往隔离点观察。对发热病人,除疑似的已经送到隔离点外,目前社区还没有普通感冒发热以外的、其他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王莹说,新天地社区“四类人员”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社区正抓紧继续做好登记、摸排工作,配合做好确诊患者入院工作。   社区排查是“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抑制疫情扩散的第一道关口。能不能把好这一关,直接关系总攻战的成败。   2月8日,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建涛告诉记者,发热病人筛查、指导分类隔离已成为街道社区的核心工作。为推进“应收尽收”,街道处于“全民皆兵”的紧张状态,除社区工作人员,省、市、区下派的干部和志愿者也都参与了进来。   “前天晚上大家工作到凌晨2点多,昨天晚上工作到凌晨4点,非常辛苦,压力很大,但我们必须挺住。”金建涛说。   在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帅霞打开的电脑表格上,记录了社区所有“四类人员”详细情况,包括家庭住址、身体情况、病情发展变化等内容。帅霞说,为做好跟踪,社区与每个居民都建立了联系,不少居民主动承担起本楼层“四类人员”情况观察、汇报和生活照顾等任务。   为减少病毒传播可能性,社区改变了派人挨家挨户排查的做法,而是通过各种其他方式尽力实现“无接触排查”。筛查到有居民发热情况后,由社区网格员和街道干部将发热病人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诊,并提出隔离建议;需要送隔离点隔离的,由街道护送专班负责护送;对于有救治需求的,与上级单位联系,根据床位情况安排入院治疗。   金建涛告诉记者,水果湖街道主要通过电话回访、群众自报、发动单位采集数据等方式,与每户居民取得联系,询问家庭成员是否有发热症状,并告知疫情分类隔离的政策措施及报送渠道。   集中收治加大了住院压力。因此,大力改造扩建集中收治点成为重要一环。从2月3日晚开始,武汉市启动建设方舱医院,并逐步征用民营医院、酒店、党校等场所作为集中隔离点,用于有肺炎症状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   一位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方舱医院现实条件,主要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轻度确诊患者推荐到方舱医院收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依据病情,再决定送入定点医院或集中隔离点治疗。“不过,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进入方舱医院集中治疗存在顾虑,担心是否能得到救治。特别是进入方舱医院要与家人分开,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此,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劝导,通过心理疏导打消顾虑。同时,方舱医院按照群众反映,加快完善收治条件。   为尽快落实“应收尽收”,武汉市各街道社区还自行开拓集中收治点,提升集中收治容量。目前,仅水果湖街道就征集了多个酒店的1071个床位,正在加快清理改造,并陆续投入使用。   2月8日,在武汉一处设立在酒店的密切接触者隔离点,记者看到,酒店仅保留一部电梯和一个出入口,其他对外通道全部封闭,3名值班人员身穿防护服在门口值守。隔离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隔离点有34人正在进行隔离观察,均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但未有症状。他们将进行14天集中观察。隔离点每天由专业消毒公司消毒,医护人员每天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体检。   在另一个疑似病例隔离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一般举措外,他们还会对隔离人员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呈现病情加重趋势,将根据医护人员判断,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武汉市先后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市属国企干部职工、市属高校教师职工等共计16739名人员,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协助开展“四类人员”集中隔离、集中收治、全天候全覆盖、全员排查、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在武汉市15个城区,已有17759名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包保社区,市区共有3.4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共同筑起第一道疫情防控“铁篱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 勇 柳 洁...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重要一环

  疫情当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人都是防控疫情责任链上的重要一环,打赢这场战“疫”,靠的就是拧紧责任链条,每个人都能守土有责,尽好公民责任,不给疫情继续蔓延的机会,从而为战“疫”胜利提供坚实支撑。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这八个字串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主动请缨、逆风前行;坚守岗位、冲在一线;奉献爱心、积极捐赠……一个个感人的身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力量、增添着信心。   然而,就在疫情防控面临着严峻形势、处在最吃劲时刻的当下,却总有一些人把三番五次强调的“不许”“不让”当成了耳旁风。福建晋江男子从武汉返乡赴宴,最终自己成了确诊病例,还导致4000多人居家观察;四川宜宾男子疫期非法捕猎42只野生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山东济南男子无聊拨打120寻开心,谎称自己刚从武汉回来,感到头痛乏力……   疫情当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人都是防控疫情责任链上的重要一环,打赢这场战“疫”,靠的就是拧紧责任链条,每个人都能守土有责,尽好公民责任,不给疫情继续蔓延的机会。“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防止扩散的最有效措施,一个故意隐瞒者的侥幸心理可能害人害己;医护人员人手紧张,一个恶意电话拨打者的无聊举动干扰的是防控大局。罔顾肩上责任的这些行为,于情于理不通,于法于规不容,相关当事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类似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战“疫”深入,每个人的心态肯定会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应该是摒弃惶恐、增强信心与摒弃侥幸、严格自律,而不应该是精神的懈怠、防护警觉与行动自觉的丧失。我们正在打的是一场硬战苦战持久战,战“疫”仍处于关键期,宁可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把风险想得更大一些,也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类似事件的发生,也是在提醒我们,措施还要定得更精准一些、防控网还要织得更精密一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下沉一线,靠前指挥,严格按照“排查筛查到村、到社区、到单位、到户、到人”的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贯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排查不彻底不收兵,隔离不到位不罢休。严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每个人积极主动配合、通力合作,拧紧自己的那一环,就能为战“疫”胜利提供坚实支撑。(牛瑾)

战“疫”正攻坚 帮忙莫添乱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区,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目前正处于最关键、最紧急关头。虽然形势依然严峻,但人们也看到,与前期的恐慌、盲目与混乱相比,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正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连日来,武汉市采取多项举措,全市动员对“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全力以赴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社区排查是“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实现应收尽收最基础的关口。武汉市按照“应下尽下、就近就便”的原则,充分整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力量,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化整为零,对口支援,充实疫情防控一线干部力量。   目前,武汉市共有市直机关、市属国有企业等单位的1.67万名干部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15个城区统筹区直单位和街道(乡镇)共计1.77万名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包保社区(村),共计3.4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共同抗“疫”。   从这些最新部署和进展看,当前武汉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目标已经明确,思路逐渐清晰,措施更加得力。“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原则的提出,两个“硬任务”的落实,表明武汉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武汉打响攻坚战,对于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只有武汉确诊病人全部得到收治,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全部得到及时隔离观察或治疗,人们期盼的拐点才能尽快到来。   在疯狂肆虐的疫情面前,武汉没有退路,中国没有退路。这是一场不得不打而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连日来,武汉疫情始终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人们纷纷在网上奔走呼号,为危重患者救治不及而痛惜,为疑似病人得不到及时确诊而揪心,为组织工作的种种疏漏而愤慨。许多媒体主动作为,回应关切,沟通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2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除武汉以外的一些地市,医疗资源和病人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所以现在建立了16个省份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武汉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际,我们更应该帮忙而不添乱,少一些责难,多一些理解,给前线将士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要防止一些人捕风捉影,信口开河,甚至编造谣言,以错误的信息和舆论干扰疫情防控攻坚战。   什么是攻坚?意味着进一步会迈过坎,退一步会滑下坡。在这个需要凝聚万众合力抗击“疫魔”的关键时刻,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一时一刻的停顿,帮再大的忙都不嫌多,添再小的乱都使不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熊 丽)

“为武汉坚守,本店不打烊!”

  2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百仓储水果湖店,市民正在采购蔬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武汉的很多便利店、小餐馆、小超市本可以“关门大吉”。但是,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   其实,这些小店的店主们也感到害怕。可一想到一线医护人员“夜里出来能买到吃的心里踏实”,一想到警察执行任务时可以到店里泡碗面不挨饿,一想到订单背后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一种被需要的责任感让他们战胜了恐惧。他们选择了坚持营业,用自己的行动,在背后默默支持正为抗击疫情作斗争的英雄。   便利店:   为医护人员送货上门   假如不是因为发生疫情,武汉某小区便利店店长周雄在这个春节假期可能正享受着难得的放松。直到“封城”的那一刻,周雄才意识到形势严峻。他本想赶回老家,可又一想,要是自己把店关了,平时相熟的邻居们怎么买东西?   于是,周雄决定独自留在武汉,守着店过年。“希望邻居们不要因为疫情影响正常生活。”周雄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忙着将货品上架,并在微信“朋友圈”留言:“过年坚持营业,不是为了赚更多钱,只是为方便大家尽绵薄之力,武汉加油!”   刚开始,到店里买东西的人特别多,生活必需品抢购一空,好在周雄进足了货。有些顾客不敢出门,他便戴着口罩,开车送过去;他还把食物和饮用水送到医院,“作为武汉人,应当出份力!”周雄说。   疫情阻击战打响已有一段时间,这些小店也面临着物资储备和资金周转等难题。2月1日,网商银行宣布针对150万湖北地区的餐饮、小超市等与本地生活相关的小店,和全国范围内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尽量避免小店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关门,并且利息下调10%,为小店减负。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的小店主,还可以通过客服电话联系网商银行,全额免除利息。   听说网商银行能减免部分贷款利息,周雄稍感轻松。他希望物流能尽快恢复通畅,“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相信武汉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周雄说。   餐厅:   外卖订单接着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武汉经营川菜馆10多年的陈红梅本想把“小四川”餐厅关了休息一阵。但是,她店里的4位厨师、前台服务员却都因为交通管制留在了武汉,何去何从?   陈红梅决定把店开下去,“大家总要吃饭,我的饭馆说不定可以帮上忙”。而且,武汉市第六医院就在其中一家“小四川”餐厅旁边。   随着疫情的发展,陈红梅饭馆接到的外卖订单出现了翻倍式增长,每天100多份订单要让她从一大早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正月初三,一份爱心订单通过“饿了么”在她的饭馆订了25份盒饭,送给附近武汉第六医院的医护人员。陈红梅找到了“终于能使上劲儿”的感觉,愈发庆幸自己没有“撤退”。   早在春节之前,陈红梅就已经为春节多准备了一些菜品。如今,这些储备正好派上了用场。最近,她盘了一下库存,发现菜刚刚够用到正月十五,需要进货了。陈红梅说,虽然资金压力比较大,但店铺一定要开下去。   超市:   坚持正常营业不涨价...

“有我们在,供应就要有保障”——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③

  2月8日,武汉市青山区青年志愿者在搬运贵州援助的蔬菜制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摄   2月7日,在细雨中,编挂有13节车厢,满载22600件棉大衣、16500床棉被、2300张折叠床的57223次列车,从郑州市圃田火车站出发,500余公里飞驰,缓缓停靠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13道。   已经在雨中值守2个多小时的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货运干事汤万意,赶紧和同事一起将这批应急管理部门调拨给湖北的物资运到新建的方舱医院。此前1天,吴家山站到达西药、医用手套、火腿肠等物资共91吨,目前已供应武汉各大医院、方舱医院在建工地等处。“疫情越紧急,物资保障越重要。有我们在,江城物资供应就要努力做到有保障。”汤万意说。   “菜篮子”“米袋子”货源充足   2月8日,中百仓储物流园配送司机宋鸿林、宋晓林兄弟已连续工作16天。这些天,兄弟俩每天往返至少3趟,从上午11点开始装第一车,到凌晨返回物流园,每趟往返近3小时,每天配送总时长超过12小时,“我们配送的主要是蔬菜、水果、冻品等,夜间运输为主,累了只能在车上睡一下。这时候能让武汉市民买到放心蔬菜和水果,我们累点不算啥。”   兄弟俩所在的中百集团生鲜物流园,配送的各类食品有2000多种,年配送额逾30亿元。中百仓储生鲜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玉璟告诉记者,“离汉通道关闭后,武汉市农贸市场全部关停,超市成为保障市民供应的主力军。往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物流园面向湖北省配送果蔬日均不到300吨,现在给武汉市配送果蔬每天就增加到700吨,仅蔬菜就500吨。供货加大,物流园压力就大,现在能上班的人都在昼夜工作。”王玉璟说。   王玉璟和同事们节后一直在加班,“受交通影响,目前进货渠道主要有3个。一是公司直接在各地用现金采购,二是湖北本地供应商组织采购,三是受商务部门委托接受全国各地捐赠的果蔬产品。公司现在已加大采购力度,成立了保供专班,每家分公司每天第一时间要上报当日进货量。”王玉璟说。   中百物流园连接着武汉市内上千家大大小小的超市。2月7日,在中百仓储超市水果湖店,记者见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戴着口罩购物的人不少。水果湖店经理王玲介绍,超市工作人员以前是两班倒,现在由于人员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加班情况更多了。“这时候,商业部门开门营业,赚钱已经不重要,更多体现了保障供应、保障运转的社会责任。”王玲说。   刘峰同样忙碌在超市一线,他是中百仓储生鲜事业部收货组负责人。疫情发生后,虽然离汉通道关闭,但保供应的车辆运输不能停,外地运输车辆可通过近期武汉相关联防联控部门协调,采用“一车一证”方法报备,进入市内配送商超物资,司机再回去隔离和排查。物流园供货量有了保障,但运输和配送工人少了很多。一些员工节前回家无法返回,大量工作落到了在岗的刘峰头上,从1月23日到记者采访的2月7日,工作时间从8点半到次日凌晨1点,顾不得休息,更不能轮换,“这个时候物流更不能停,我们多干一点,市民的感受就更好一点。”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已有151家粮油加工企业恢复开工生产,持续稳定地向市场提供成品粮油产品;73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708家“放心粮油”连锁门店坚持营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谭本忠说,正在筹措落实在园蔬菜储备补贴和激励抢管抢播补贴资金,鼓励广大业主分两期抢播快生菜10万亩,并抓好20万亩越冬蔬菜的田间管理,做好保供工作。   水电气供应无虞   1月28日,在雷神山医院电力工程建设现场,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长陈浩介绍,“雷神山医院电源是地下电缆,电缆网络布局较为复杂。为了确保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用电安全,武汉供电公司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服务队,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在每一处施工现场配备负责人。最终,党员服务队员3天时间就有序完成了电缆敷设、环网柜安装等平时难以干完的活。”   同样紧张的还有武汉水务部门的工人。2月7日上午10时,雷神山医院水质监测点已安装完成,医院周边水质和水压都正常,开通的三路水源水质、水压也正常。经过水务工作者14个昼夜的奋战,雷神山医院验收移交后终于能用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   新建医院难,改建的方舱医院也不易。“由于工期短、任务重,方舱医院的改建需要高水平的供电保障。”2月5日,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司客服中心武昌分中心营业一班班长汪继辉说,接到任务后,他从编制保电方案,到组织实施保电任务,再到现场用电设备检查一刻没有闲。经过十几个小时奋战,汪继辉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对洪山体育馆供电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终于制定出一套快速、安全的供电方案。   疫情发生后,由于很多隔离在家的市民要做饭,燃气消费量剧增,武汉燃气行业原定的工作计划被改变,供气压力加大。武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舒展说,通过与气源单位沟通、平衡调度,燃气部门对各医院及公共卫生机构执行24小时保供。目前,武汉地区的5家营业厅全部正常营业,并坚持落实“漏气40分钟到场处理、非漏气维修24小时内处理、96517客服热线24小时不间断接听”的服务承诺。公司每天有35名党员和217名员工奋战在保供一线。   有17年传输网维护经验的蔡杰,是武汉联通网络运营部光缆线路的“老兵”。近期武汉连日阴雨、气温低,蔡杰踏着泥泞,徒步对居民电信基站光缆线路进行全方位详细查勘,“大家都在为武汉奔忙,我能为市民通信顺畅多付出一点,不算什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瞿长福...

经济日报:别让形式主义“捆”住基层干部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社区乡村的摸排访查和隔离防控是关键环节,基层干部的工作较平时更为繁重。在此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尤须注意为基层干部松绑赋能。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疫情防控中,基层干部任务陡增,门口值岗、入户访查、广播宣讲、物资发放、上报情况,很多时候还要与“闯关者”斗法,替隔离人员买菜,真可谓使出浑身解数,用尽洪荒之力。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缓急都不分,文件通知发得快,报表总结要得急,指挥得基层干部如陀螺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心气去细化落实一项项疫情防控措施?   工作部署不等于照本宣科,压力传导不等于击鼓传花。各地各部门应从疫情防控的大局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分清轻重缓急,讲求科学高效。会议检查能少就少、能缓则缓,总结报表能合要合、能省就省。这样才能把基层干部的精力从纸面上、页面上解放出来,把士气发挥到疫情防控的实际行动中去。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多一点“跟我上”的模范带头作用,少一点“给我上”的卡压逼迫,让基层干部心服口服,信心倍增。   基层干部也是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的防护工作和生活作息也应得到充分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高效的基层组织效率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如何真正做到网格化管理防控,除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作用,还需要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和手段。比如各部门应急预案的整合,上下级应急预案的联动,对基层干部工作权力职责的明确;再比如信息定位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的基层配置,等等。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先进科技手段应用,将是对基层干部更长远的松绑赋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刘 亮)

面对大疫,万不可大而化之

  当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强力举措,构成了防疫抗疫的金城汤池。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对患者早期识别和集中隔离治疗;坚决减少人员流动,严格堵牢隐患点,严控返岗返工输入性“增量”风险;防控宣传细致入微,努力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防护……   然而,在疫情防控工作正艰难爬坡过坎之际,冷不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千万不可放松严控,千万不可大而化之!天津一位发热患者就诊时,由于医生一时疏忽,综合判定为普通发热人员并安排入住非隔离病房,时隔4天后,才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就诊医院封控,随后排查管控隔离人员达973人之多。麻痹大意的后果和风险,实在很严重。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大疫当前,大而化之万不可取。心存侥幸,稍有不慎,便容易因小失大,酿祸成灾。越是紧要关头,越须时刻拧紧思想的“发条”,上紧责任的“螺丝”,调紧态度的“弓弦”。   克服大而化之,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手,对所遇问题考虑得严重一些,风险权衡得更谨慎一些,措施制定得再周全一些,应急预案准备得再充分一些,防控网编织得再细密一些,坚决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抉择处理,将疫情防控落实至每一细枝末节,真正做到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   克服大而化之,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起该当之事,切忌盲目自信,更忌对失误遮遮掩掩。要秉持不折不扣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正视并改正疫情防控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工作失误,尽最大努力提早预警、及早消除,严防失职渎职现象出现。只有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才能守好疫情防控的层层“关隘”。   克服大而化之,要保持科学、严谨、理性之态,沉着应对疫情中出现的各种未知之数、未解之谜、未察之变,冷静分析小问题背后可能产生的大变化,做到有备无患、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决有力、毫不懈怠地将各项工作做细做严做实。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在防疫过程中心细如发、滴水不漏、严防死守,坚决摒弃侥幸心理和大而化之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梁剑箫)

减损失降成本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疫情“抑制”的服务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要看到,这种影响不只涉及服务业,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寻找相关应对之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议实施强化金融支持、调整社保费率、延迟社保缴费、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等措施。   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防控举措致使人员流动和面对面服务面临严格控制。显然,这些举措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被疫情“抑制”的服务业受到巨大冲击,影响的不仅是服务业自身,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因此,寻找相关应对之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减少中小企业损失   短期内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当属服务业,尤其是交通、旅游、住宿餐饮、线下教育培训等行业。这些行业中,中小企业比例特别大。面对通常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击,中小企业具有韧劲足、活力强、成本低等特点,比大企业更具生存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本次疫情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用人成本,而且在一定时期内阻断了中小企业的人员供应。中小企业能否挺过事关存亡的生死期,基本取决于疫情的时间长短。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吸纳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民营企业里又大多是中小服务业企业。因此,稳就业最重要的方向是稳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   为帮助中小企业减轻损失,共渡难关,建议实施以下举措。   一是在中小企业中所有可替代岗位推行“工作分享”制度。鼓励中小企业在疫情结束前在所有可替代岗位推行“工作分享”制度,即将工作任务根据阶段或任务量细分,将原来由1人承担的工作任务交由2人至3人来合作或接续完成,并相应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在疫情稳定后,视企业经营状况及相关政策决定退出还是延续相应制度。   二是尽快推出“弹性工作制”和“零工经济”的具体试点落实细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尽快推行采用“在家办公”“远程考核”,实施弹性工作制,并针对弹性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社保和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加紧试点和示范推广。建议将弹性工作制推广为所有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的候选工作方式,并形成相应的应急体系和常备应对方案,在日常适时组织企业或行业演练和预演。大力鼓励美团、阿里、京东、滴滴等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零工经济模式在更多服务业企业推广和运用,鼓励劳动力通过零工模式增加就业和薪酬收入,并将“零工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一并纳入政策鼓励业态。   三是为在疫情防控中承担较大损失并存在资金风险的中小服务业企业予以财政补贴。截至目前,在交运、旅游、酒店等服务业中已出现了大量中小企业为保障疫情防控而承担了较大经济损失,它们在后续运营中面临较大资金风险。针对这类企业可根据上年度企业纳税以及此次实际损失情况,按照上一年度所缴纳税款的50%且不超过损失总额的20%给予财政补贴。   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   成本影响利润,也决定了企业能支撑多久。因此,目前应该动用各种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   当前,最紧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并对减免小微服务业企业房租的企业实施税费优惠。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的中小企业,可在全国层面减免或减半征收1个月至3个月的房租。鼓励业主(房东)为中小型服务业企业租户减免租金,参照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减免,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同时,对上述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的业主(房东)在税费缴纳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例如,给认证的小微企业减免20%房租的企业,减免其20%的企业所得税,该比例可按阶梯递增。   其次,要强化金融支持,纾解资金压力。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提高无还本续贷比例。中小服务企业的贷款利率下调10%至20%。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线上对接、远程服务等互联网手段,开通金融服务便捷通道,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开展线上顾问服务,鼓励中小型服务业企业转型创新。   在当前,财政政策也要做好“加减法”。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建议中央支持地方政府设立“中小企业纾困基金”。该基金可向特困或特色中小企业发放定额、定人数的骨干人员保护性薪金。具体而言,即企业按一定比例上报企业在疫情期需要保护性慰留的骨干人员人数,基金方根据实情,对若干骨干人员发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双倍的人才保护薪金。该基金可作为对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中小企业的纾困基金。该基金还可用于中小企业的“转型研发”激励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在业务被疫情打击或摧毁时,进行创新研发、业务转型和市场探索。其次,从中央政府层面加快中小企业账款支付。由相关部委牵头,尽快组织政府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全面清理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账款,加快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的支付账款,确保账款清偿率在2个月内达100%。   在做好加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减法。对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经税务机关核准,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对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由企业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   关注用工和就业   相关部门也应关注用工与就业,避免出现“失业潮”。首先,调整社保费率、延迟社保缴费以降低企业成本。建议在以前社保费率降低的基础上,对2020年中小企业的“五险一金”费率再降低至少1个百分点,同时明确缓缴今年上半年的社保费。其次,返还失业保险费。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再次,对实施“留岗留薪”企业予以补助。对用工人员因疫情延迟返岗给予“留岗留薪”的中小型服务业企业,根据核定的“留岗留薪”人员数量,按照当地人均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予以补助。   此外,要发挥守望相助精神,鼓励大企业从维护供应链、持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大企业与小企业手拉手共同面对一时的困难,扶一把、送一程。对下游因疫情导致存在较大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在延长付款周期、价格优惠或企业间低息资金支持。同时,就此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用以奖励大企业为小企业纾困、扶助和注资等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