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采取“硬核举措”

  近日,海关工作人员向机上乘客解答入境检查工作相关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崔国强报道:严防新冠肺炎疫情从境外输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经采取“硬核举措”,严防疫情从境外输入。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二层国内旅客到达区的醒目位置,设有指引旅客路径的提示牌,上面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着“14日内全国其他口岸入境中转赴京人员集合点:3号航站楼3号门”字样,提示牌上还留有首都机场服务热线010—96158。   据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20日,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从全国各口岸入境进京人员在抵京时,要按照各机场、火车站、进京检查站指引提示,主动前往各场站集合点集合。为此,首都机场在航站楼内设置了3处“14日内全国其他口岸入境中转赴京人员集合点”,分别位于1号航站楼一层1号门、2号航站楼一层11号门、3号航站楼一层3号门,机场有醒目指示牌指示旅客前往。

数据虽已清零 防疫不可清零

  当前,武汉疫情防控态势进一步向好。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全市已连续5天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为零,并且无疫情小区达到6000多个,占比超过90%。   这两个数据,对英勇战“疫”中的武汉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安慰。“从没有觉得零是如此美好”的表述,就饱含了武汉人民对战胜疫情、生活与工作早日走上正轨的强烈渴望。   这种渴望,在樱花盛开的春天,表现得尤为迫切。从无疫情小区里小孩和家长的简单游戏,从正在逐步分段恢复的交通执勤和复工准备,这些都浓厚而深切地表达出武汉人民的心声。   人们期盼早日战胜疫情,让生活、工作重新启动“正常键”。这是现实而美好的愿望,这一天正在一步一步临近。但是,越是在临近胜利的关头,越要高度警惕,倍加小心。疫情是复杂的,防控更需要精细精准,切不可因为我们在临近胜利之时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急切、过于求快而留下隐患、漏洞,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   这种警醒是有现实依据的。从疫情严重程度来看,武汉虽然已连续5天实现“双零”,但仍然有4000多确诊病例和1600多重症病例,这些病患既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战胜疫情必须努力治愈控制的标志。正因此,按照疫情风险等级评定,湖北省其他市区已进入低风险地区,武汉市依然是高风险地区。   从防控来看,经历过艰苦的患者“应收尽收”阶段,武汉人民坚守在各自的小区家庭,迄今已超过2个月。2个多月的坚守,既是武汉人民共同的巨大付出,也增加了人们走出社区、拥抱春天、回归生活的冲劲和动力,这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复工复产正在逐步启动,人们在备受停工停产煎熬之后,急于出发、急于开门、急于上岗的急切之情,都能理解。但急切之下,急迫之中,也容易麻痹大意,出现疏于防范、防范不严等现象,给尚未完全消失的疫情以可乘之机。   从疫情本身来看,现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疫情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比如,对确诊患者的救治,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几乎是一人一套治疗方案,这就说明病毒很复杂,按医护人员的说法是病毒“很狡猾”。已经治愈出院的患者中,也存在少数“复阳”现象。同时,还有一些没有症状的感染者。这些情况表明,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我们既要充满必胜信心,但也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数据虽已清零,但防疫不可清零。越是在最后胜利的关键时刻,越要清醒地认识到,湖北和武汉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发放“消费券”应量力而行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各地各部门应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扩大消费措施,并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措施,促进我国消费市场和活力逐步恢复。今日起,经济日报推出“让消费热起来”系列评论。   日前,江苏南京、山东济南、浙江宁波等地宣布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河北、辽宁等地政府还专门发文鼓励发放消费补贴,一时间“消费券”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有舆论认为,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也有观点认为,在地方财政自身压力较大情况下,大规模派发“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做法不太实际,容易造成财政过度透支,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作为经济特殊时期政府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发放消费券的本意在于刺激消费、提振信心。因消费券只用于特定领域且有一定期限,其对相关行业的支持精准直接,容易见效。从这个意义上看,发放消费券已成为特殊时期促消费、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工具之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采取了发放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措施,旨在通过引导刺激被抑制的消费,推动形成现实购买力,帮助第三产业尽快渡过难关。   从短期看,发放消费券确实能够刺激短期消费回升。作为应对疫情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相信随着这些举措落地实施,会对当地恢复消费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消费券并非一种完美无缺的刺激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抬高了需求拉动型通胀风险等。对此,要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既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效仿,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   在各地实践中,也要善于趋其利避其害,最大程度发挥其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科学研判消费券发放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把发放消费券这件好事办好,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从长远看,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不会一蹴而就,而且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优化市场供给、营造消费生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提升消费领域治理水平等方面形成合力,需要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持续发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去年以来先后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19项政策举措,为今后一段时期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   无论是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更好发挥消费“压舱石”作用,齐抓共促扩大消费已成各方共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落实好既定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分级分类复工复产,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通过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地方债加快发行 资金投向更合理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如何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作用备受关注。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占69%;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元,占79%。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2019年第一批专项债于1月22日发行,2020年第一批专项债在1月2日就开始发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说。   据悉,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580亿元、专项债券12900亿元。   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介绍,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截至3月20日,已经有9个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完成了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   “由于财政部下达提前批准地方债时间更早、额度更多,这使得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量明显增加。”郑春荣分析,债券期限更加合理。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其中,10年期以上长期债券发行12131亿元,占86.2%。   郑春荣认为,长期限地方债占比大幅度上升,地方债主动拉长期限,匹配政府基建项目周期,同时完善地方债的偿还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这将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宋秋玲说。   记者了解到,各地债券发行资金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比如,截至3月3日,河北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618亿元,支持了2022年冬奥会赛区基础设施、京张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滹沱河生态治理、正定自贸试验区等重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214个,切实发挥了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   郑春荣分析,今年以来专项债用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收费公路、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资金投向更加合理。   “近期以来,我国央行向市场大量投放流动性,市场资金面充裕。同时,面对疫情影响,一些机构加大了对债券的配置以避险。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虽然较长,但发行平均利率保持较低水平。”郑春荣说。   目前,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高度关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郑春荣表示。   郑春荣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通过加杠杆撬动基建,“预计今年各地将结合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的结构性改善,更多地把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增强专项债撬动基建的能力”。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指导地方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同时按照‘资金、资源跟着项目走’原则,督促各地和项目单位加快新增债券使用,发了债券必须赶紧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宋秋玲说。

CPI和PPI“剪刀差”为何扩大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而从CPI看,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专家建议,我国仍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一个经济体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CPI和PPI走势很多时候并不一致。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扩大,PPI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二者“剪刀差”持续扩大。   这两个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发生明显背离,物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剪刀差”背后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二者背离将从哪些方面影响经济运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影响因素有不同   2019年前两个月,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月收窄,进入3月份以来涨幅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则进入“5区间”。PPI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尽管个别月份略有反弹,但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   CPI和PPI呈现不同走势,二者“剪刀差”也在持续扩大。2018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PPI高出1个百分点。此后,二者涨幅差距持续扩大,去年10月份以来扩大至5个百分点以上。   “CPI和PPI同比涨幅出现‘剪刀差’,主要由于影响二者走势因素不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从CPI看,其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   “如果传导渠道顺畅,CPI和PPI走势应该趋同或者有较强相关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驱动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侧扰动,特别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推高CPI同比涨幅。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远远谈不上通胀。PPI同比下跌,则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势影响。   “今年2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业企业停工停产,PPI同比由上涨转为下跌。广大群众选择少出门,但由于对肉蛋菜等食品的刚性需求,采购更集中,采购量加大,加之食品受物流等因素影响,供给趋于紧张,推动了CPI同比涨幅处于高位。”唐建伟说。   唐建伟还表示,在构成CPI的商品和服务中,上下游市场化程度高,上游环节成本变化容易向下游甚至是消费者传导。在工业品领域,下游产能规模大,竞争充分,但上游原材料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容易带来CPI和PPI的“剪刀差”。   “物价‘剪刀差’主要受猪肉价格走高、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我国上下游价格传导不通畅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2019年以来,受猪肉供需缺口扩大,猪肉价格飙升带动消费者物价大幅上升;果蔬等食品及服务价格增长整体温和。从PPI看,虽然与内需偏弱有关,但更主要是受全球需求疲弱影响。全球需求增长疲弱,拖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影响了国内PPI走势。   不存在“滞胀”基础   CPI和PPI相背离,特别是最近几个月CPI同比涨幅进入“5区间”,PPI连续多月同比下跌,加之今年前两个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将出现“滞胀”。   “所谓‘滞胀’,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物价反常走高的情况。但是,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形势向好,传统动能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并不存在所谓的‘滞胀’基础。”周茂华说。   “从物价看,我国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明显放缓,但这主要受疫情影响,并非内生动力不足所致。”徐洪才说。   在唐建伟看来,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判断是否“滞胀”需同时满足3个标准。一是经济停滞或出现负增长;二是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通胀水平达到两位数以上或高于经济增长率;三是失业率高企。从这3个标准来衡量,我国主要经济在个别月份的波动,并不是典型“滞胀”。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仅凭CPI同比涨幅扩大和PPI同比下跌,不能简单得出中国经济“滞胀”的结论。不过,CPI和PPI“剪刀差”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徐洪才分析,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意味着银行存款实际利率降低,会影响到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进而影响消费。PPI同比持续下跌,则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收缩,融资成本和杠杆率会上升,对进一步扩大投资形成抑制。   CPI与PPI如果长期形成较为明显的背离,也会加大宏观调控难度。“PPI如果持续下跌,意味着工业部门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业绩下滑,需要宽松政策支持。不过,宽松政策又容易引发消费端通胀,甚至使一些局部性风险持续积累。”周茂华说。...

中经观点:审慎评估风险 切忌盲目扎堆回国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持续蔓延,不少身居海外的留学生和华人华侨选择返回国内,掀起了一波“归国潮”。   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严重,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产生恐慌心理在所难免,迫切希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对于许多年纪尚小的留学生而言,亲人朋友都在国内,“回家”成为此时涌入他们脑海的第一选择。毕竟,中国的抗疫成效有目共睹,归国让人更加安心一些。   但是,归国与否仍需要理性思考、多方权衡。归国毕竟路途漫长,长途飞行身体劳累,且需要在人流密集的机场、码头转机,机舱、船舱等密闭空间人员也比较密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个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入境管控和检疫措施,已发生多起中国公民过境转机时因航班取消、体温偏高等多种原因滞留在中转地。更别提现在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价格飞涨,还随时可能被取消,回国成本陡增。为此,中国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非必要的国际旅行,遵从世卫组织和专家建议,减少移动,加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国内多个地方的疾控中心也建议,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或赴有疫情国家、地区的出行安排,减少长途旅行带来的感染风险。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此时归国是否会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尤其需要理性考虑。每个留学目的国、每所学校推出的防疫措施并不相同,每名学生面临的情况也千差万别,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理性判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持续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值得每一位留学生认真考虑,结合未来的人生规划审慎决定。   无论归国还是留在原地,严密做好防护都是第一位的。保护好自己不生病、不感染,才是当务之急。如果选择留在国外,那么应该遵守当地防疫法规和相关措施,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最好居家不出门,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确有归国需要的人员,祖国的大门是敞开的。不过,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中国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已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海关、边检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各地已出台严格、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此,包括归国人员在内的各方应当理解与配合。归国人员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做好在有关国家接受严格检疫的准备,旅途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决不能隐瞒病情和接触史。也要做好归国后被隔离的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在疫情面前,共同配合防控、遵守规定,海内外中华儿女才能一道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