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世行将疫情应对融资增至140亿美元

  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董事会3月17日批准将协助企业和国家预防、发现及应对新冠肺炎快速蔓延的融资方案增加到140亿美元。这一融资方案将加强国家公共卫生防范体系,包括遏制、诊断和治疗疾病。   作为世界银行集团成员机构,IFC将其用于应对新冠肺炎的资金从早先的6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作为140亿美元整体援助方案的一部分,以援助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私营企业及其雇员。   据悉,IFC的大部分资金将流向金融机构客户,以使他们能够继续向竭力应对供应链中断的私营企业提供贸易融资、营运资本支持和中期融资。援助方案还将有益于参与应对疫情的行业,包括医疗卫生及相关产业,以满足相关服务、医疗设备和药品需求。   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表示:“缩短实现复苏的时间是必要的。这个援助方案为企业及其工人提供紧急支持,以减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财务和经济影响。世界银行承诺将根据发展中国家需求作出快速、灵活响应。”   IFC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勒奥鲁表示:“这次疫情不仅对生命构成威胁,对经济和生活水准的持续影响也有可能超出卫生紧急状况。我们希望更好地装备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以帮助经济更快地复苏。反过来,这又有助于脆弱群体更快地恢复生计,继续投资于未来。”

多国加码升级疫情防控措施

  连日来,为延缓疫情进一步蔓延,各国相继加码升级防控措施,以积极应对疫情。   法国:“进入疫情战争状态”   3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强调“我们正共同面临战争”。   马克龙在讲话中对近期法国民众在总理菲利普宣布关闭“非生活必需”场所等措施后的表现表示失望,谴责部分不遵守防疫规定的案例,强调全民必须遵守限制法令,齐心协力执行更加全面有力的措施。一是法国将从17日中午开始开启为期15天的人员流动限制禁令,严格禁止民众非必要出行,工作、就医、购物等除外,强调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二是暂停所有正在实施的改革,并推迟原定于22日举行的市政选举第二轮投票,确保各方全力应对疫情。三是遵循欧盟委员会建议,自17日中午关闭欧盟和申根地区边境,非欧盟国家和欧盟国家间的所有旅行将暂停30天。四是法国政府将为医疗机构及医院系统外的医生提供口罩,并启动库存为25个疫情严重地区药店提供口罩,法国军队也将在疫情高发地区建立野战医院。同时,国家将征用出租车和酒店帮助医护人员,军队也将帮助转移疫情重灾区病患。五是政府呼吁企业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并尽量采取远程办公方式,加大对陷入困境企业的经济援助力度,从17日起视情况暂停相关企业缴纳电费、煤气费及房租等,免除最小型企业税费。   马克龙最后强调:“法国目前正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没有人能预测疫情何时结束,但能够确定的是,我们行动越快,就越能克服这种磨难,也就能越快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刻。我呼吁所有法国民众共同担负起责任,不要屈服于任何恐慌。”   瑞士:警戒级别上调至最高   瑞士联邦主席索马鲁加16日宣布,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瑞士即日起将全国疫情警戒级别从“特殊状态”上调至最高级别“非常状态”。   在伯尔尼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索马鲁加宣布将瑞士全国疫情警戒级别上调至最高级。她表示,瑞士即日起至4月19日关闭全国所有商店、餐馆、酒吧、娱乐场所,但食品商店和医疗机构保持开放。   索马鲁加说,自当地时间17日零时起,瑞士将在与德国、法国和奥地利交界处设置检查站,对人员往来实行限制措施,只允许瑞士公民、持瑞士居留许可及跨境劳动许可的人员入境。此前,瑞士已在与意大利边境实施这一限制措施。   瑞士还将在全国范围内调遣最多8000名军人,支持各州抗疫期间的医疗、物流、安全等服务。   保加利亚:修改法律重罚违规者   保加利亚议会日前投票通过决议,保加利亚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以抑制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   紧急状态令不仅仅要求立即关停所有公共娱乐场所、购物中心和餐馆,关闭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类教育机构,取消所有体育、文化、科技和娱乐活动,同时配套严厉的处罚措施,为紧急状态“保驾护航”。几乎在紧急状态生效的同时,保加利亚立即修改了相关法律,对于不遵守防疫隔离措施造成病毒传播者,最高可判有期徒刑3年,1万列弗(约合5000欧元)罚款。对于造成被感染者死亡者,最高可判有期徒刑5年,罚款最高可达5万列弗(约合2.5万欧元)。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表示,对于那些不遵守隔离措施者,授权内务部采取非常措施,将其拘留。紧急状态令生效的第一天就有4名违反居家隔离者被逮捕,这4人均为大货车司机。   澳大利亚:不断升级管控措施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18日在堪培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抗击疫情新举措。主要措施包括:从18日起,除公共交通、议会、超市等场所外,不允许在室内举行超过100人的“非必需”聚集性活动;建议澳民众近期不要出国旅行;对老年人等易感群体加强保护,对养老院等场所实施更严格的探望和管理规定等。   此前,莫里森宣布从3月16日零点起,所有自海外抵达澳大利亚的人员都必须自我隔离14天,30天内禁止任何国际邮轮在澳大利亚停靠;从16日起将取消超过500人的大规模聚会(如体育赛事),但目前尚不适用于火车站和购物中心;实施社交距离限制,禁止握手;政府和公众人物将减少出席活动;学校暂不停课,但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下周五政府将再次评估学校是否需要关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澳大利亚政府总体反应比较迅速。但最近两周,澳大利亚出现了明显的社区传染,特别是有些在校学生也被确诊,澳民众恐慌情绪急剧上升,超市粮食、消毒用品甚至卫生纸被抢购一空,在医院等待病毒检测的人也排起长队。澳大利亚疫情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为此,澳大利亚成立由联邦总理和各州州长组成的临时“战时内阁”来统一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莫里森表示,病毒无法阻挡,预计将很快达到一个高峰,这对澳大利亚医疗系统将产生很大压力,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降低病毒传播速度尽可能降低高峰值。   马来西亚:全国实行行动管制...

评论:慎终如始显担当

  在疫情呈现“大流行”特征后,全球疫情防控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立体化的全球交通网络导致病毒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快速传播,任何一个国家的疫情防控都关系到全球疫情防控大局。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与世界各国交往密切,出入境人数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中国自始至终坚持国内疫情防控不松懈,并着眼于境外输入性病例增多这一现象,果断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严控新的疫情风险点,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经过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这一成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表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对复杂严峻疫情,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取得积极成效。   但是,中国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而是清醒地看到,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并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给疫情任何反扑的机会。   3月16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表示,抗击疫情大流行,不能蒙上自己的眼睛。应该识别所有疑似与确诊病例,跟踪所有密切接触者,对可疑病例进行检测,对确诊患者隔离治疗,打破传播链条,这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毫无疑问,中国是把这些举措落实得最为扎实的国家。过去一段时间,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与病魔斗争,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为全球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期。如今,中国以慎终如始的态度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自始至终展现出了对于全球疫情防控应有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随着境外输入性病例不断增加,中国果断采取各类举措,积极予以应对。中国海关全面启动健康申报制度,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检疫措施。中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关举措,力阻境外输入性病例引发新的疫情风险。对于从境外回国隐瞒行程者或隐瞒症状者,公安机关果断立案侦查,显示出中国对于疫情防控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中国坚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不停步,在全球疫情走向不明的情况下,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力争以科技力量为全球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更大贡献。目前,诸多科研成果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更多路径。   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慎终如始,体现出中国对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者:袁 勇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我国渤海再获重要油气发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记者黄晓芳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在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获得大型发现——垦利6-1油田,是继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之后,在渤海获得的又一重要油气发现。   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表示,垦利6-1油田具有储量规模大、油品性质好、测试产能高的特点,发现井垦利6-1-3共钻约20米厚的油层,完钻井深1596米。从测试上看,仅该口井原油年产量就可达40余万桶。   据悉,垦利6-1位于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隶属于我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该地区历经40余年勘探,效果均不理想。2019年,中国海油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启动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在各海域持续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在国内海域取得了10余个新发现。垦利6-1的成功勘探,标志着中国海油在莱州湾北部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央行: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千亿元优惠利率贷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7日讯 记者陈果静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   会议指出,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截至3月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人民银行要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政策效果。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主要包括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业性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机结合。

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乡村经济多元化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这组数据,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标志,意味着我国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发展目标。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人口就业压力巨大、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现实国情,我国城镇化进程较缓慢。1949年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0.64%增加到17.92%,平均每年提高不到0.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1978年至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倍,而城镇人口增长4.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健全机制、纵横联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城镇化。进一步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时期推进“夹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重大举措。2019年,海南省与宁波、广州、南京、西安、石家庄等大城市出台新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目前,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除部分省会城市外,基本取消城市落户限制;东部地区小城市基本不设落户门槛,大中城市落户政策持续放宽。   在人口城镇化稳步推进的同时,城镇化空间格局也在进一步优化,城市群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2019年,国家有序推动了哈长、长江中游、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加快滇中等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大力支持成渝城市群发展。目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口经济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初见成效,特大镇设市取得新突破,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增长动能不断优化,大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经济质量与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地”“钱”“权”等改革都取得一定进展。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支撑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从扩内需的角度看,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将带动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生活水平也将稳步提升,将带来对生活性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将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要按照中央部署,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推动城镇落户,关键是使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人群在城镇更加便捷落户,同时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覆盖范围,切实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保证全面完成1亿人落户目标。二是要扎实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促进各地区城市群发展,指导地方开展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高重点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着力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此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复工率超90%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支撑

从目前情况看,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明显影响。但疫情的冲击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目前,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全社会供给充足,物价总体平稳态势没有改变,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此外,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企业的信心加快恢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线上发布形式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我国拥有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将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态势,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推动相关储备政策出台实施,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力争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复工复产取得明显进展   “从目前情况看,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明显影响,供需两端均受到了较大冲击。但是,应该看到,疫情冲击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李慧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日益显现,一系列已经出台的阶段性应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别是后续还将适时推动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我国经济运行必将回归常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很多支撑。   李慧表示,近两个月来,尽管经济运行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但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电气水热等基本供应得到了有力有效保障,食品、药品、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是可以承受的,特别是我国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应对疫情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李慧表示,比如短时间内我国各种应急物资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并迅速扩张,及时满足了快速攀升的防控需求和大量集中的生活需求,这也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具有的强大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   复工复产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西、重庆等已接近100%。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已达到去年正常水平,医药、化工、电子行业用电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九成以上,钢铁、机械、纺织行业用电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李慧表示,在一系列应对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疫情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为经济尽早恢复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目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家信心正在逐步回稳,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充满信心。   预计全年物价前高后低   “2月份CPI上涨主要是由猪肉和蔬菜拉动,物价运行的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说,从统计数据看,当月猪肉价格上涨了9.3%,蔬菜价格上涨了9.5%,二者对CPI环比涨幅拉动的比例合计达92%。但是,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仍处在温和区间。总体上看,全社会供给充足,物价总水平平稳态势没有改变。   工业生产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彭绍宗介绍说,2月份PPI同比小幅下降0.4%,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少数小品种,如生产口罩的熔喷布、测温枪的热传感器等,因为需求快速增长,出现了价格上涨。也有一些中间产品,因前一段时间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较慢,供需衔接不太畅通,导致供应不足,出现短时间涨价。   彭绍宗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一些医疗物资需求的高点已经过去,物流运输更加畅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哄抬物价、借机炒作、牟取暴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供应形势明显好转,价格趋向平稳。   谈及后期价格走势,彭绍宗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工农业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服务业发展迅速,物价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牢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产能进一步释放,物价涨幅有望回落。预计全年物价走势将呈前高后低态势,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   产业链整体优势未改变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注重长短结合、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目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受影响较大的,在行业上主要是消费类为主的生活服务业,在市场主体上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重点群体上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发改委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六稳”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稳住就业。   常铁威表示,将全力破除企业复工复产梗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避免过度管控;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把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系列帮扶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劳动者身上,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获得感。   在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对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吸引到基层就业、增加参军入伍规模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对农民工,主要加大“点对点、一站式”运送返岗的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群体,通过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等,做好兜底保障。   在稳投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稳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一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坚持分类指导、分区分级施策,积极有序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协调解决在用工、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抓紧准备专项债券项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四是加大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五是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协调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确保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在稳外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吴红亮表示,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率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企业信心加快恢复。从目前看,外资企业外迁的问题并不突出,外资的基本盘是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