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共享员工、共享办公等新业态表现活跃——共享成风尚 权责待理清

  共享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正随实践不断延展,但其核心是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手段,使资源要素潜力得到发掘,使供给响应需求的资源配置机制更便捷、更灵活、更高效。总体看,共享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种资源要素潜力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从改革角度看,政府应该努力为共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投资、资本炒作、恶性竞争的现象,引导投资者、企业真正关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使共享经济真正发挥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持续影响,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比如,餐饮、旅游等行业出现大量劳动力闲置,物流、零售企业则面临“用工荒”;一些企业受停业歇业影响,现金流趋于紧张,办公场地的租金压力也有所加大。   面对困局,共享员工、共享办公等新业态表现活跃,实现了企业、个人、社会多方共赢,成为经济运行的亮点之一。专家指出,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许多新模式、新业态,孕育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效益。未来,共享经济模式将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各方应群策群力,共同应对,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实现多方共赢   李伟是上海市某烧烤店员工,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影响,烧烤店处于停业状态。   为缓解用工的资金压力,烧烤店不久前通过上海喔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员工共享平台,与盒马鲜生签订了员工短期借调合同,在不改变原有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员工到盒马鲜生上班。就这样,经过简单培训后,李伟从烧烤店服务员变成了盒马鲜生的摆货员。   “我每天在盒马鲜生工作6个小时至8个小时,业余时间兼职送外卖,收入比在烧烤店时多了不少。”李伟说。   这种烧烤店与盒马鲜生“共享员工”的模式,实现了劳动者在不同企业间灵活配置。目前,这一平台已经为盒马鲜生、饿了么、京东、美菜等企业提供服务,累计共享员工超过1万人。   喔趣科技相关部门负责人宋圆阳告诉记者,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掌握了不同企业的用工规律,进而实现劳动力在不同企业间的调度,使原有的“人岗匹配”变为“劳动时间和任务匹配”,这不仅解决了当下一部分企业“招工难”但另一部分企业白白闲置劳动力的问题,也能帮助劳动者更高效配置时间,获得更多收入。   “疫情给许多经济活动特别是传统经济模式带来了不小冲击。在此期间,一些新业态、新模式由于具有避免人员集聚接触、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等特殊优势,反而表现活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洪群联说。   以共享员工为例,这一模式减少了停业歇业企业的用工成本,降低了员工流失率,为企业度过疫情、恢复生产保存了实力。一些企业也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暂时性劳动力补充,维持了企业正常运营活动。同时,广大劳动者也可以降低下岗失业风险,获得稳定的劳动回报。   洪群联表示,对于全社会而言,共享经济特有的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有利于帮助部分行业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资源有效配置   当前,受疫情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例如,人员、物资等生产要素不能像平时一样自由流动;许多企业未能及时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低,出现资源闲置;生产运营成本明显提高,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等。   为应对不利影响,不仅共享员工的运营模式受到了热捧,一部分中小企业开始由传统写字楼“转场”至租赁方式更为灵活的共享办公空间,购物中心和餐饮企业、零售商和餐饮企业、平台和餐饮企业等不同市场主体开展了各种跨界资源共享尝试。   “共享经济要解决的是资源供需不匹配、成本升高、经营困难的痛点。”洪群联分析说,共享经济可以解决资源供需不匹配问题,促进资源实现更有效配置。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共享经济可以通过较低成本实现资源流通,进而为双方节约了劳动力、办公用房等要素成本。   在洪群联看来,受疫情影响歇停业的企业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本来就较为困难,继续支付较高的人工成本、租金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可以使困难企业获得一定“补偿”,更好地帮助部分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发展中的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与传统运营模式有很大不同,它更多地表现为不同市场主体通过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使有限资源创造出更大价值,进而实现过去没有达到的共享多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告诉记者,当前共享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正随实践不断延展,但其核心是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手段,使资源要素潜力得到发掘,使供给响应需求的资源配置机制更便捷、更灵活、更高效。   例如,“共享单车”实际上是利用信息技术,让租车便捷化。“共享员工”机制的发展,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用工制度灵活调整与员工作业时间重新组合,把劳动力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共享办公”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也能帮助房东获得稳定收入。   “这些新的共享模式,让许多过去不可能达成的要素资源配置变成了现实,有利于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并以创新有效供给,维护和提升需求侧的用户体验,自然会受到市场主体的热捧。”贾康说。...

稳住菜篮子 物资有保障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期。为服务好居民的日常生活,各地各部门纷纷采取一系列举措,确保生活物资不断供;各行业企业尤其是涉及百姓日常消费品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大复工复产力度,全力保障粮、油、肉、菜、蛋、奶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稳住百姓“菜篮子”。目前,全国范围内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货源充足、价格稳定。   爱菊集团:   面粉生产线全力运转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越是在艰难时刻,越是要全力做好粮油、主食生产及市场供应,为百姓餐桌提供坚实保障。”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冬萌说。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爱菊集团,看到面粉库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工人们正在装车,一派繁忙景象。目前,爱菊集团面粉生产线已经100%运转。   “为确保粮油和主食豆制品市场供应,我们1月28日(正月初四)就取消了休假,恢复生产;次日,米面油就恢复了市场供应;1月31日(正月初七),包子、馒头、面条、豆腐、豆干、豆腐皮等产品全面投放市场;从2月1日(正月初八)起,采取‘七天七夜自然孵化法’培育的豆芽便实现了全市配送。”刘冬萌说,集团恢复生产后,爱菊粮店供应点和爱菊销售亭供应点供货情况明显好转。大家共同承诺,不涨价、不断供、不关门。目前,全市网点均已开业。   “为更好服务百姓,多年来我们一直强化与商超对接,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直供确保货品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爱菊电商平台也已恢复运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与盒马鲜生、黄马甲配送达成紧急情况下应急合作机制,共同保障粮油、主食、豆芽和豆制品市场供应。”刘冬萌说。   为调动多地资源保障西安粮油市场供应,爱菊集团提前启动了位于陕西、新疆等地四大加工基地,全力补充库存。数据显示,爱菊集团现有库存油脂55270吨、小麦63000吨、面粉2819吨、大米3000吨;面粉加工能力为350吨/天,大米为200吨/天,可保证220万人/天的口粮供应;油脂加工能力为1000吨/天,可保证约2000万人油脂食用需求;包子、馒头等主食可保证20万人至30万人/天的供应量。   在全力复工复产的同时,爱菊集团还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落实“三个一切”和“五个所有”确保防疫无漏洞。具体来说,所有进入厂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配合做好身份登记;各种进出车辆必须由集团值班安保人员对车辆消毒,随车人员要查验身份、测量体温,所有信息必须登记备查。同时,集团还发动各方力量,积极筹措酒精、口罩、消毒水等物资,坚持每日对厂区消杀2次;建立员工健康情况“日报制”,最大限度保障员工安全。   “目前,管委会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已经进驻企业,并开展一对一服务,协助企业完善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场所消杀等。”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许曼告诉记者,针对辖区重点物流企业用车,国际港务区核发办理了非陕A牌照车辆通行证,以确保物资配送畅通。   拼多多助寿光蔬菜上“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山东省寿光市日前举办2020年“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远程视频签约仪式。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代表寿光市政府与拼多多旗下“多多大学”签约,今后寿光市主要蔬菜标杆企业将陆续入驻拼多多平台并开设旗舰店。   据悉,此次签约旨在落实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议精神。此前,农业农村部指导拼多多发起成立“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公益联盟”。随后,拼多多协同各会员单位积极与“抗疫助农”产区展开农产品产销对接。   山东省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表示,拼多多是国内主流新电商平台,活跃用户数超5亿。其与寿光共建的“多多大学”培训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根据计划,未来“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将与拼多多共同推动“寿光蔬菜”区域产业带数字化升级。在寿光市政府组织协调下,“多多大学”负责提供技术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新电商技能培训,并将业务范围进一步延伸,提供包括改造升级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农业产销大数据库、共建蔬菜数字化上行机制等方面的服务。...

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定向降准稳信心 利率下行有空间

  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落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除了能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在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这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同时,市场普遍预期,利率水平下行仍有空间,央行本周进一步将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至10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   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落地并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其中,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500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5500亿元资金投放更为精准,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关照”有助降低风险,激发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力。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这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降准之后,政策利率是否将进一步调整?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惯例,本周或是重要的窗口期。   为股份制银行“减负”   “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加大降准力度很精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是因为股份制银行来自企业和居民的负债仅占全部中资银行负债的19%,低于大型银行的54%与小型银行的27%,但股份制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贷款中的占比却高达25%。   这意味着,股份制银行在吸收存款占比较低的情况下,给实体企业提供了较多的金融支持。鲁政委表示,由于吸储压力较大,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满足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压力也更大。   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为3.3%,显著高于国有行的2.7%。因此,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加大降准力度,是加强支持实体经济有针对性的政策操作。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包括小微企业临时性延迟还本付息等。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成本也随之增加。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除了能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   “负债来源不同、成本不一样,不同银行的息差水平差异很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对2019年3季度可查财报的239家银行净息差分类统计显示,银行业整体加权净息差为2.21%,但是净息差在1.27%以下的银行有25家,其中6家银行净息差在0.65%以下。   银行财报数据显示,国有大型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更高,承受风险能力也更强;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负债成本相对更高,并且相当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大量对接中小企业、“三农”。这不利于股份行提升对中小微民企低利率信贷支持的力度,加大对其降准力度,也是进一步释放其对于实体企业的信贷投放空间。   唐建伟建议,银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长期存在,监管弹性应进一步增强,部分监管指标可以体现出针对性和差异化。   稳定市场信心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连续出现大幅度调整,被称为“恐慌指数”的标普500 VIX指数飙升至接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美股一周内两度大跌触发熔断机制,欧洲、亚太股票市场也跟随美股大跌。同时,多数大宗商品均震荡下跌,甚至连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金属都未能幸免;外汇市场震荡也极为剧烈。在黄金市场,3月12日,现货黄金一度直线跳水,大跌超30美元,最低跌至每盎司1551美元。上周一,美元指数大幅下挫,日内大跌逾百点。多国货币汇率也遭遇暴跌,截至目前,已有多国央行表示将采取行动稳定外汇市场。   鲁政委认为,此次降准时点选择在海外股市暴跌之后,可以起到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降准也有助于保持资金市场的流动性充裕,维持市场利率在较低水平。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7天品种(DR007)显著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要使资金利率维持在当前的低位,需要通过降准注入低成本资金。   “未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配合其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达到充分发挥合力的目的。”唐建伟认为,当前美股面临大幅回调的风险,其他市场也面临同步下挫的不确定性,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局面,央行未来可能推出更多针对性政策加以应对。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国内金融数据面临压力,国外市场大幅波动,全球市场的脆弱性在疫情与原油“黑天鹅”冲击下逐渐显现,全球经济都将经历考验。近期,海外央行频频释放宽松信号,国内货币政策也有望跟上步伐。...

有一种担当叫“让我来”

  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12000人左右。在救死扶伤的医院,在疫情防控的社区,在城市奔忙的志愿者队伍中,这个群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出这代人特有的自信、乐观、顽强的集体性格。他们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的坚守证明自己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重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有一句话让我们感慨:“让我来。”   这句话出自“90后”的年轻人之口。它有着不同“版本”。有的说:“2003年,是医护人员守护了幼小的我们,17年后的今天,该我们众多的‘90后’去守护大家了”。有的说:“当年非典的时候,我才读三年级,受着大人们保护;这次,让我来保护你们。”也有的说:“我们年轻人,有体力,有精力,让我们来!”   这些话语透出坚定,更体现出担当。有关部门统计,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12000人左右,差不多是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在救死扶伤的医院里,在疫情防控的社区里,在城市奔忙的志愿者队伍中,这个不同的青春群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出这代人特有的自信、乐观、顽强的集体性格。   在最危险的岗位上,“90后”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吸痰、采集咽拭子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危险工作,他们能做好;给患者处理大小便、翻身、打饭、扔医疗垃圾、修理医疗仪器等杂活累活,他们也抢着做。一位“90后”医生说:“压力不可怕,没有什么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一顿不行就两顿,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这些青年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也表现出了他们的特点。他们直率得可爱,总是把内心的感受直白地表达出来。他们画漫画、“秀恩爱”、发视频,走到哪里就把青春的活力带到哪里。看看那防护服上写着的各种话语,就会让人忍俊不禁。在重症监护室里,这些年轻的护士穿戴好防护服还在背上画上卡通形象,有猪猪侠妹妹、有太阳女神,还有哆啦A梦。在方舱医院,为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有个女孩竟然在背上写出4个大字“胡歌老婆”。什么也挡不住他们特有的那份幽默和乐观。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危重病房里,到处都飘散着他们发出来的这份乐观和幽默,这也成了抗击疫情的“良药”。   一位“90后”医生从武汉给同样是医生的母亲写信说:“给我逆行而上勇气的,正是当年那个勇往直前的你啊!”历史是接续前进的过程。当前行的接力棒交到“90后”青年手上的时候,他们以前辈为榜样,自信地喊出“让我来”。过去有人说他们是捧在手里长大的一代,怕他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今天,他们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的坚守证明自己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重担。让我们为“90后”这份勇敢的“让我来”点赞!(魏永刚)

绷住劲头抓防控 精准施策稳发展——各地持续出台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当前,全国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为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连日来各地各部门持续出台有力措施,帮助务工人员尽快返岗,保障企业原料供应,做好员工吃、住、行、车间管理等环节防疫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广西: 做好返岗复工服务经费保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周骁骏 童政报道:广西日前出台《关于做好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全力支持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助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疫情期间,广西区内企业采取“点对点”包车、联程运输等方式从企业驻地以外接回务工人员,由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按企业实际发生包车费用的60%给予交通费用补贴。同时还明确经费从自治区财政下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专项资金中的农民工创业就业补助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中用于稳就业方面的资金以及当地财政安排的相关资金中统筹使用,合理分担。企业通过申请,人社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拨付等程序即可获得相关补贴。   据了解,截至3月14日,广西各级人社部门已有序组织“点对点”送工服务超2500多次,累计护送广西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超10万人,目前已有300多万农村劳动力顺利返岗复工。   新疆:   为企业复工复产“疏通经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乔文汇报道:一怕上游缺原料,二怕下游不需要;一忧防疫物资不到位,二忧生产员工不到位。近日,记者在采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复工企业最担心这“两怕”“两忧”。着眼问题导向,新疆精准施策,在紧盯企业防疫安全基础上,坚持打通“堵点”、注重协同,为复工复产“疏通经络”。   医药产业关系疫情防控大局,是新疆率先复工复产的产业之一。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医药产业聚集区,园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杨柠介绍,目前园区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帮助企业打通用工、交通和原材料等“堵点”,对重点企业特别是医药企业,还派专人提供服务。   日前,阿克苏地区首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建成,每天生产约1000套。当地工信局紧急调度,对新疆果然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菌车间进行改造,并由沙雅县神威服饰公司进驻生产。   阿克苏地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加强协同意识特别重要,我们通过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打通了‘堵点’,填补了产业空白”。   山西太原:   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6%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梁婧 刘存瑞报道:当前,太原市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截至3月8日,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项目已开复工130个,新开工2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0.06亿元,续建复工102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20.9亿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593万平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2个百分点;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37.2%……   这一个个重要指标数据,清晰地记录着2019年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也彰显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十足底气。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过去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持续将改革推向纵深,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宏观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也推动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   2019年,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中央明确,我国经济运行遇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同时指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继续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做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巩固,就是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2019年,我国继续全面开展巩固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果,继续大力淘汰关停不达标落后煤电机组。推动去产能过程中,更加注重从总量性去产能加快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例如,针对煤炭供需和产业布局新情况、新特点,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不再单纯以煤矿产能规模为唯一标准,而是按照规划一批、核准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在大型煤炭基地抓紧谋划布局和加快建设一批优质产能煤矿。   在降成本方面,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降低企业用能、物流等费用工作,持续降低用能成本,涉及金额近1500亿元;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涉及金额超过170亿元;清理规范相关服务收费,涉及金额近27亿元;降低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涉及金额60亿元。此外,国家还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业、新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等领域补短板力度。2019年,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3.2%。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等改革,积极破除妨碍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   提升产业链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继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扩大中高端消费品供给,深挖内需增长潜力,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所提升,制造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31.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集成电路产量2018亿块,增长8.9%;钢材产量12亿吨,增长6.3%。2019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106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8%。   畅通,就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   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供给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不过,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制约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没有结束,深化改革依然在路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把困难群众保障工作做细致

  经过艰苦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拓展,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已实现低风险。但是,越是在形势向好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当前,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任务还很重,需要更加细致做好工作。   困难群众是一个需要格外关注的群体。他们或者还生活在困难中,或者刚刚脱贫,自身发展能力还比较脆弱,需要拉一把、扶一扶。在疫情面前,稍有不慎,他们就可能返贫。当前最重要的是具体了解他们的生活诉求,把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最重要的是实。要实打实地把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告诉群众,落实到群众中去。这其中还有一个结合实际的原则。湖北对应保对象,城市按照500元的标准、农村按照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重庆规定,对困难群众中的患者,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按月发放临时救助金。这些地方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都在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还要做到细致。困难群众各有各的困难。有的人可能是药吃完了,需要购买;有的可能是蔬菜没有了,需要补充;有的可能是出行不便,需要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可能在为无法外出务工发愁……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就得细致地了解他们的诉求,有针对性地灵活执行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些小事难事。每家每户的日子本身就是这些生活小事构成的,把这些小事细致地做好了,日子就过稳了,民心也就稳住了。   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更要坚持细心。疫情防控采取严格管控措施以来,已经有50多天了。这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都提出了考验。困难群众对生活的担忧更大,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更多。他们有些情绪牢骚,都是正常的。对他们更需要多一份关注,尽可能给予一些精神抚慰和生活帮助。这些都需要细心地去了解,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措施。这些措施既有针对性,也体现了灵活性。宣传好、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就兜牢扎紧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保障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把困难群众保障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魏永刚)

湖北孝感:“办法总比困难多”—— 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有序复工复产逐渐成为重要任务。湖北省孝感市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目前面临哪些困难?3月12日至13日,记者来到孝感市采访。   3月13日上午,在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一进门,展板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在温度传感器装配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焊接、护套安装、定位等工作。该公司在国内温度传感器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年前就已签署大量订单。该公司企管部副经理陈关勇告诉记者,随着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指导复工复产的政策,企业采取租赁酒店、购买口罩、员工分餐、就近招聘等措施,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安全有序复工。目前,公司到岗员工已超过1000人,产能恢复到一天40万件。   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同样忙碌有序。“疫情期间,我们接到很多下游制药企业的紧急订单,为了配合客户生产紧急抗疫药物,公司决定复工。经过市经信部门现场验收,2月4日备案批复,2月5日正式复工,产能随着员工逐渐到岗渐渐恢复。目前生产一线复工人数400人,行政后勤人员60人,其他行政人员通过网络远程办公,现在产能已恢复90%。”该公司副总经理李佳剑介绍说。   较高的产能恢复率,得益于公司在决定复工后做了充足准备。据了解,该公司为了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坚持做好后勤物资保障,做好厂区车间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制定了防控管理、消毒管理、体温检测、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与疫情相关的制度标准以及疫情期间的工作流程。   在云图控股应城基地,公司副总经理樊宗江告诉记者,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保障春耕农业生产的重点农资生产企业,同时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为高温高压的连续性装置,按行业特性要求必须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行。疫情期间,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通过调整生产员工班次、非生产人员远程办公等方式尽量压缩人员,目前产品开工负荷约为70%。   为了在严格防疫中做好有序复工,孝感市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助企纾困政策,各部门主动作为,把各项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切实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不过,虽然企业大多享受到优惠政策,但复工复产仍存部分困难亟待解决。比如,疫情造成物流不畅。云图控股应城基地受湖北省内外运输管控因素影响,省内运输车辆及人员短缺,每吨产品运输成本上涨50元左右。上下游企业开工严重不足,造成产品积压严重,企业面临运营压力。此外,因疫情期间人员管控,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行,单位成本上升。部分企业高管人在外地,尤其是春节期间滞留武汉的企业高管,因疫情管控无法返回孝感组织企业复工和做好疫情管控等。   面对困难,孝感市正在加快出台应对措施。精心组织“停不得”企业生产,成立了“停不得”企业生产管理组,由市领导带队,多部门共同推动“停不得”企业的复工复产。   截至3月12日,孝感市已复工复产“停不得”工业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分行业来看,涉及口罩、消毒液生产、医疗设备配套等防控物资生产企业36家,涉及水电气供应、化工产品生产等运行保障企业58家,涉及粮食加工、肉蛋供应等生活物资企业28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董庆森 包元凯 邓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