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爱——武汉抗疫一线群英谱

沧海横流,英雄辈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

0407202032

  沧海横流,英雄辈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了一群又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在凶猛的疫情中,他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身而出;在艰难的考验下,他们以奋不顾身的决然,勇敢逆行。

  他们,被称为疫情迷雾里的定海神针,被称为战“疫”艇上的掌舵船长,被称为抗击病毒一线的白衣战士,被称为封闭社区里的万能守护,被称为全民战“疫”中的救火队员。

  他们是奋战的火,是温暖的光。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赞美,表达了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敬意。

  让我们共同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沧海横流见本色

  疫情汹汹,英雄前行。

  率先奔赴抗疫战场的,有这样一群勇敢的战士。他们不再是青春年华,却让年华永远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他们冲进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是战场上“最可怕的对手”。

  这群勇敢的战士,有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陈薇院士、乔杰院士、张伯礼院士、黄璐琦院士、仝小林院士……他们肩负使命,大器担当,负重向前,向疫情发起冲锋、冲锋。

  没有哪张车票能像这张高铁票一样让国人铭记——出发时间2020年1月18日,起点广州南站,终点武汉站;无座、补票;身份证号显示1936年生人,乘车人已是84岁高龄!

  钟南山院士,当天在深圳抢救完病人后回到广州,中午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紧急赶往武汉。由于高铁票已经售罄,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由此有了另一张让国人难忘的照片——在高铁餐车上,这位长者闭上眼睛,将头靠在了椅背上,脸上写满了疲惫。

  早在17年前抗击非典时,钟南山院士就冲在最前沿;17年后,尽管已经84岁高龄,他再度出征,锋锐不减当年。

  “肯定存在人传人”“已有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正是这位耄耋老人的洞察与直言,在全社会拉响了防控警报,推动疫情防控局面迅速改变。

  参与查房、指导治疗、网络会诊、研判疫情,与国际专家视频交流……在抗疫的日子里,钟南山院士每天都在忙碌。

  广东中山市新冠肺炎患者彭女士,怀孕35周终止妊娠,随后两个月先后遭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多次病危,一度室颤心跳骤停40秒。

  为挽救她的生命,钟南山院士参与远程会诊,在他的指导下,彭女士终于转危为安。“真是死里逃生,感谢医护人员和大家的关爱。”3月31日,这位让钟南山院士牵挂的中山新冠肺炎危重症产妇,在抢救两个月后,终于结束隔离可以回家了。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众捐纷来达通途。”这副流传甚广的对联,上联说的人是钟南山,下联说的是一位“女神”。

  3月31日9时,在武汉坚守了58天的浙江省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诊治李兰娟院士医疗队踏上返程之路。当走进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大厅时,现场的几百名群众向73岁的李兰娟院士齐喊:“女神!”“女神!”

  “女神”当之无愧!在疫情形势尚处于扑朔迷离之际,她和一众专家赶到武汉,通过实地研判疫情,给出让武汉按下“暂停键”的果断建议。

  随后,她又带队再征武汉,“到有重症的地方去”,大大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病区巡查的时候,李兰娟经常握着病人的手说,“要挺住,要加油!”向病人也向看到听到这一场景的人传递爱与希望。

  李兰娟院士有一张微笑的照片在全网热传,脸上清晰的防护面罩压痕感动了无数人。这张照片是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结束“红区”查房后脱下防护服和口罩留下的。脸上的压痕,被人们亲昵地称作“天使痕”。有人说这份笑容给人以信心和鼓励,意味着希望和胜利;有人说这脸上的压痕是奔波在一线的古稀老人的“勋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

  很多人也许没听过陈薇院士的名字,但如果看过《战狼2》,就会知道她是其中陈博士的原型。2003年,陈薇团队在国内率先确定了非典的元凶。让她享誉全球的是,2014年她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世界首个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被誉为“埃博拉克星”。

  3月3日晚,一张被善意与美好愿望误解的照片盛传网络。这张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的图片中,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正伸出左上臂接受注射。配文称:“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今天注射到陈薇院士左臂。专家组7名党员也一同注射。”

  有人欢呼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但照片里注射的并不是疫苗,而是陈薇院士出征武汉前注射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在照片背后,这位入鄂抗疫的“硬汉”女少将,不负全国人民的期许,的确在江汉大地书写出了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的中国答卷。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54岁的陈薇院士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自抵达武汉以来,她就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3月22日,首批108名志愿者已注射国产新冠疫苗。

  “肝胆相照,这回我把胆留在这儿了。”这是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张伯礼院士接受胆囊摘除手术后对大家说的话。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领命飞赴武汉。自此以后,他一直坚守在江城。2月18日,他因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三天,他就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

  3月19日,已经在武汉抗疫前线奋战了50多天的张伯礼院士迎来了72岁生日。同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称: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归零。张伯礼院士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这些天来,张伯礼院士几乎每天与国外专家开视频会议,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探讨全球疫情走向;他穿上写着“老张加油”的防护服去康复驿站为隔离者搭脉问诊。有人劝他,您老这把年纪别这么拼了。他说:“抗疫不问年龄,我还真是忘了自己多大岁数了。”

  在武汉这座城市,冲锋在抗疫最开始、最前线的院士还有很多。

  3月10日下午,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也意味着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这一在武汉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的特殊医院,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这一座座“诺亚方舟”的建立,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王辰院士。

  2月1日,王辰院士赶赴武汉,看到超负荷运转的医院,辗转一夜,他首次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话音落地,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为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提供了生命的绿色通道。随着更多方舱医院的加入,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甚至还完成了“床等人”的逆袭。

  “方舱医院是武汉抗击疫情的关键措施,我希望这种模式能为更多国家增强应对新冠肺炎的能力。”王辰院士在与美国同行的视频连线中说。

  “我来!”听到来自武汉前线的召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没有丝毫犹豫,几小时后就迅速赶到机场。乔杰院士说:“我们就是带着军令来组建危重症病房,要把这个救治的关口抓住,尽量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作为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领导组组长,乔杰院士与兄弟医院同事到达武汉后,迅速组建起第一个危重症病房,由北医三院与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及来自河南的医护团队共同承担医疗救治任务。整个过程只用了30多个小时。这位看上去优雅而温暖的“女战士”,被同事称为掌控全局的“钢铁侠”。

  “除了我们自己所服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也有很多其他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往我们这儿转,成为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点。”3月31日,乔杰院士带领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团队137名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武汉一线救治危重症患者。

  1月25日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汉,进驻金银潭医院,成为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截至3月30日,在金银潭医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他率队研发的化湿败毒方,在最新第七版诊疗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荐用药处方。

  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在武汉期间,仝小林院士每天要巡诊多家医院。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病房诊治患者,问诊、看舌、把脉,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从大年三十抵达武汉,仝小林院士已经在那里奋战了两个多月。他和专家们深入社区,提出将治疗关口向社区前移的思路,并拟定中医“武汉抗疫方”,在治疗轻症及减少轻症转重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央指导组的协调下,有10位业内著名的院士,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湖北,大部分都战斗在武汉。他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人民的期盼。

  “国家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这是钟南山院士出征武汉时,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是除夕之夜,李兰娟院士向国家提出申请带队支援武汉时说的话。

  “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这是陈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时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