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ire International

北京新冠肺炎治愈率达7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 记者李佳霖 郭静原报道:截至3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8例,已治愈出院297例,治愈率达71%。随着患者治疗的进展,治愈率还会逐步提高。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治愈,不仅为医护人员治疗提供了经验,也为患者和社会带来更多战胜病毒的信心。   新冠肺炎北京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说,截至4日,北京市共收治危重型确诊病例42例,其中绝大多数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愈出院10例,病情仍危重8例,死亡8例,其余病情总体平稳,已转为重型或者普通型。   “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从发病到就诊有的超过5天,甚至一周以上,导致在入院时就已成了重症病例。”新冠肺炎北京重症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说,危重型病例经积极治疗,仍有望转为普通型、轻型病例,甚至治愈出院。他向记者分享了两点治疗经验,首先是根据重症病例临床表现,实行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第二是在安全防护到位的基础上,积极给予患者有创治疗,开放气道,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临床和医技科室密切配合,随时提供影像和技术等支持。   周建新和李昂均表示,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一定会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一线医务人员对此充满信心。

战“疫”一线纪实报道:群策群力紧盯问题导向

  3月4日一大早,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武重社区复地·东湖国际三期的党员志愿者、湖北省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熊燃一路小跑来到小区门口,一边帮助居民登记分发团购的猪肉和蔬菜,一边抓紧记录小区防疫的成绩——“3月3日0点至24点,小区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数量为零,这是小区连续22天无新增病例,社区内近20名外籍人士身心状况良好。”   就在2月18日前,这个小区已有7户9人相继出现发热或确诊病例,外籍居民缺少食物,蔬菜团购鲜有人管,多名社区网格员因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被隔离……整个社区防疫面临缺兵少将的状况。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社区在接下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武重社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队长周良栋说,“群策群力和问题导向是社区20余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秘密武器”。   “如果不是疫情,根本没有机会认识这么多党员同志。”2月28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沉”干部张敏在值守休息时感慨地说,她和中山舰博物馆工作人员张云飞是最早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的2名女队员,如今这支队伍已扩充到60余人。   这个小区入住率不足六成。就像武汉市大多小区一样,500多户邻里间关联度不高、日常交往有限,防疫力量较散乱。但2月20日晚上的一场特殊电话会议,改变了武重社区此前防疫散、慢、乱的局面。湖北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的负责同志、水果湖街道办负责人、武重社区、突击队员代表依次发言,大家纷纷表态:“社区防疫人人有责。五指合拳,共产党员一起上!”武重社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正式成立。   负责突击队人员组织的曾巍巍介绍,这支队伍中有来自省直机关的公务员,有来自企业的普通员工,有来自高校的老师,还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整个小区60余名党员志愿者按照工作内容排出班次,每天分为值班和应急两组,从早上8:30干到晚上9:30。随着防疫形势变化,突击队成员不断壮大,社区居民心更齐了。   2月20日上午10点,小区的保安门岗被3名外籍居民打破了平静。3人执意外出,情绪很激动。正在值守的突击队员杨敬贵和王钦多次劝阻无效。   “防疫大局当前,肯定不能外出。先稳住,再慢慢了解其诉求。”杨敬贵同值守人员继续做工作。经过耐心沟通,杨敬贵发现这3名外籍居民钟情意大利面条,但因小区封闭管理、储备物资耗光等因素,不能外出购物,所以才着急。   在杨敬贵和保安人员的协调下,2名外卖小哥很快到达小区门口。诉求解决后,3名外籍居民非常配合地返回住所。周良栋闻讯后,专门赶来安排1名突击队志愿者对接外籍居民:“以后面对类似特殊群体,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在特殊时期产生潜在风险。”   无独有偶,居住在复地·东湖国际七期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亚哈最近也遇到了麻烦。独居的他不会做饭,小区封闭期间仅靠外卖和物业提供的方便面度日。在周良栋等突击队员的努力下,亚哈迅速被社区网格员列入帮扶对象,生活所需的食物和急需品很快得到解决。“封城的不便,没有影响到社区服务的温暖。我真诚感谢热心帮助我的中国人。”亚哈在感谢信中写道。   在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一名居民动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武重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同下沉干部、物业等通力合作,牢牢守住了小区安全底线和居民健康生命线,真心感谢你们。”   若问武重社区连续“零新增”的秘密,实施“楼栋长制”肯定算一条。熊燃说,疫情发生后,小区立刻推行楼栋长管理制度,让每一名楼栋长与网格员、管家一道,深入自己所在楼栋开展工作。其中,住户排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期三天的清零调查之后,又有部分业主返回,这些信息要不断刷新。还有少数业主一日双报不及时,需要上门沟通。”熊燃说。   截至目前,按照武汉市拉网式排查的工作要求,统战部下沉干部在志愿者的配合下,通过4天的入栋调查,已对社区五个网格的2418户完成了排查,其中实际入住1293户、3524人,上门入户排查并张贴入户提示602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开工率恢复至7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3月4日讯 记者齐慧、通讯员赵鹏飞报道: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G7、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家集团(快狗打车)、满帮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了道路货运行业运行监测日报。截至3月2日,过去一周从重载货车日开工率、驾驶员活跃数、车辆运行效率、园区开工数、园区货物吞吐量及道路畅通情况等维度来看,全国道路货运市场持续回暖,车辆开工率已恢复至70%。   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数据显示,货运车辆开工率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七成。3月2日,全国重载货车日开工183万辆,日开工率为29.7%。高速公路车流量较上周翻倍。   全国共18个省份日开工车辆达到去年同期的60%以上。货车开工率持续提升,车辆复工情况逐渐好转,山西、内蒙古两省区日开工率已恢复到去年同期90%。   满帮数据平台显示,驾驶员复工人数持续增长,恢复到去年同期80%以上。据分析,随着各地应急响应级别调低,很多限制措施放缓或解除,为促进司机复工创造了条件。但货运需求持续低迷,仍有部分司机对市场处于观望阶段。   据G7数据,全国347个大型公共物流园区中,3月2日,已开工的数量为308家,开工率为88%。分省份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园区复工情况较好,全国共20个省市的物流园区开工率已高于平均水平。   随着快递、快运企业基本复工,以及运输网络逐步恢复,零担市场恢复速度明显加快。但受货运量不足影响,专线网络尚未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零担货改为包车运输服务。   到家集团(快狗打车)数据显示,城配市场的供给端保持稳定增长,活跃司机日均增幅达到9%,市场需求端日订单量较上周有显著提升,供需两端均恢复平稳,平台履约率达66%,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订单履约率逐日提升。

增强谨慎之心确保最后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次危机应对、一次大考,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大,每一个环节都人命关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疫情防控这样重要的工作,随意决策不行,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秀场,容不得即兴表演;粗枝大叶不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盲目乐观也不行,情况瞬息万变。只有秉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谨慎之心,才能善始善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谨慎之心不是畏首畏尾,左顾右盼,更不是事事都等上面部署,不推不动。谨慎之心就是精心细心。特别是疫情防控这样的工作,一定要底数清楚,清楚到每一个病例,每一张病床,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决策。同时,抓落实要不厌其细,不厌其详,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谨慎之心就是谦虚之心。面对新的情况,有些事情不懂怎么办,那就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专家的意见,从大家的意见中汲取智慧。怕就怕既不懂又不学,面对复杂情况听之任之,一误再误,或者不懂装懂,硬着头皮发号施令,事与愿违。   谨慎之心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对于疫情变化,既不可瞒报,也不可谎报;既不可故意告急,也不可打肿脸充胖子。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只有实事求是,才有助于正确决策,也才有助于上级给予正确指导。   谨慎之心就是底线思维。领导干部要知道底线在哪里,从而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也是忧患意识,“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高度警觉、谨慎操作。应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坚守谨慎之心,一定要具有敬畏之心。一方面,要认识到这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役,要心存敬畏,认真对待,倾情付出,决不可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另一方面,要对党的纪律心存敬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临阵脱逃不行,失职渎职也不行。必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鞠躬尽瘁。   只要我们增强谨慎之心,不说一句空话,不留一处隐患,胜利不会遥远。 (郭 华)

国际组织大力支持各国抗击疫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3月4日讯 记者高伟东 杨海泉报道:为了防止新冠病毒在全球进一步蔓延,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积极协助各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世界银行3月3日宣布,向受新冠病毒影响的60多个国家提供高达120亿美元的支持。世界银行将通过快速通道实施一揽子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卫生系统,包括更好地获得卫生服务,以保护人们免受疫情影响,加强疾病监测,加强公共卫生干预,并与私营部门合作,减少对经济的影响。该一揽子融资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实施,支持基于相关国家的应对措施,资金来自国际开发协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   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表示:“我们正努力根据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方面的需求,提供快速、灵活的应对措施。”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3月1日拨款1500万美元,用以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尤其重点援助医疗卫生系统较为薄弱的国家。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利用该笔资金开展疫情传播监测、病例调查,以及支持各国实验室运转等必要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将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向全球的儿童、孕妇和家庭普及正确的防护知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过社交媒体对这笔拨款表示欢迎,称这些资金将能够帮助脆弱国家保护身处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治疗。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表示,这笔应急基金拨款将支持医疗卫生系统较为薄弱的国家加强检测和应对工作的力度,这可能将挽救数百万脆弱人口的生命。   此外,鉴于伊朗应对疫情压力巨大,世界卫生组织3月2日宣布,世卫组织专家小组已飞抵伊朗首都德黑兰,以支援伊朗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这架载有专家小组成员的飞机还装载了一批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这些用品和设备可以满足1.5万名医护人员的防护需求,以及满足可检测和诊断近10万人的实验室设备需求。世卫组织对阿联酋政府提供包机使世卫组织成功运送专家小组和医疗用品及设备前往伊朗表示衷心感谢。   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谭德塞3日在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例行新闻通报会上表示,由于需求不断增长、囤积和滥用,尽管世卫组织已向27个国家运送了近50万套个人防护装备,但供应正在迅速枯竭,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供应。据估计,为应对新冠肺炎,全球每月需要8900万只医用口罩、7600万副检查手套、160万副护目镜。全球个人防护装备供应需要增加40%。世卫组织继续呼吁全球制造商紧急增加生产,以满足这一需求并保证供应。

防控物资“甘肃造”火速上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口罩、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紧缺。对于一条防护用品生产线都没有的甘肃来说尤为紧迫。在想方设法外调的同时,甘肃多措并举,在短时间内建起了防护用品生产线。有了“甘肃造”的口罩和防护服,极大缓解了防控物资紧缺难题。   医用防护服、口罩告急!   怎么办?甘肃迅速梳理出了“内部挤、自己产、外部购、上面调、多方捐”五个方面的举措。但是防护物资全国告急,只能在“自己产”上想办法。   然而,甘肃没有一家合格的生产口罩、防护服的企业。也就是说,甘肃省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基础几乎为零。   甘肃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发挥有关市州和企业的积极性,抓紧筹建防护用品生产线。   平凉市首先响应,利用皇甫谧药厂现有洁净厂房和部分防护服生产设备,组建生产线,并从广东、江苏等地想方设法补充采购N95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设备。兰州新区利用际华3512厂生产防护服的经验,积极支持企业建设防护服生产线。   不等不靠,统筹规划,全力以赴抓新建、抓改扩建、抓采购、抓调度,抢时间、抢进度,从设备采购到投产,用15天时间实现了防护用品“甘肃造”。   2月24日,临夏州积石山县拓奇服装加工扶贫车间生产的第3500件医用防护服下线,这标志着甘肃省首家东西协作援建扶贫车间成功转产防疫物资。   “我们通过甘肃省‘绿色通道’办理生产许可证,加班加点新建无菌车间、引进新生产线,只用了10天时间就完成了转型转产。”厦门市赴甘肃临夏州帮扶工作队领队邱武伟介绍说,厦门帮扶工作队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研究车间改产方案,帮助企业解决转产过程中遇到的设备、资金和人员等问题。   甘肃省委、省政府及时决策,对在特殊时期建设防护用品生产线给予政策支持,对新上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线的企业给予技改资金支持。省药监局、省卫健委开辟绿色通道,完善资质审批及相关手续。同时,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形成生产能力。由省市相关部门专人盯办,从设备及原材料采购、员工培训、设备安装调试、消毒灭菌等环节全程跟踪协调服务。   2月4日,广河新善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日产3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投产。   2月10日,平凉蓝康医疗器械科技公司日产3万只N95医用口罩生产线、日产2000件医用防护服生产线试生产。   2月12日,际华3512公司日产1000件、积石山拓奇实业公司2000件医用防护服生产线投产   一个个喜讯频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甘肃防控物资紧缺状况。   2月12日,甘肃省召开专题调度会,进一步研究防护用品生产布局,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转产或改造扩能,组织兰州石化、甘肃药投、兰州佛慈、普安康药业、天水成纪药业等单位,进一步谋划新建防疫防护一体化口罩、防护服生产线项目。金川公司(镍都实业)、大友劳保服装厂、永登服装厂开展转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改造前期工作,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满足全省用户需求的生产能力。   目前,全省在建医用口罩生产线16条、日产能214万只,其中N95医用口罩生产线4条、日产能23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12条、日产能191万只。医用防护服生产线3条、日产能6000件,预计在4月初陆续投产。   全部医用口罩日产能从1月份的“0”,到2月底达到18万只,到4月中旬将达222万只,甘肃防护用品实现了“甘肃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赵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