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ire International

各地国企大面积复工复产

  编者按 近日,各地国资监管机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工作要求,作出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确保各地国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力以赴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经济日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2日,全国各地国企已实现大面积复工复产,其中涉及民生保障的各地国企在春节假日期间也保持了良好运转。   北京:   国企复工率99.7%   目前,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各单位均实现复工复产,北京国企正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据统计,截至2月12日18时,北京43家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已全面复工;二级及重要子企业1089户,复工复产比例99.7%。   2月8日,由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正式复工。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是冬奥工程,为保证这项市重点工程不受疫情影响,项目部积极推进工程复工,首批190余名体检合格的员工已开始有序进入现场开始作业。北投集团承担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于9日全面复工,城市绿心、棚改安置房以及冬奥村等重点项目工程也将陆续复工。   上海:   国企复工率约80%   上海市国资委有序落实国有企业复产复工,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立足企业需求,提供各方面支持政策,在抗疫资金安排、员工权益维护、金融企业支持实体企业、优化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托底,全面梳理中央和本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   截至2月12日,上海市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本市地域内正式职工复工约70万人,其中居家办公约10万人,复工率约80%。   山西:   省属企业复工复产28家   山西省国资委坚持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企业正常运营和新项目开工建设两手抓,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做到省属国企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不停摆、不迟滞、不耽误。春节期间,山西省属国企各级子企业中,有涉及能源供应、重大民生保障类企业如煤炭、焦化、化工以及电力、高速公路、民航运输保障、供气供暖等企业共144户连续生产。   截至2月6日,在涉及“三必需一重要”的省属二级企业当中,有66座煤矿、4户化工企业、8户煤机、物流等煤炭生产配套企业已经复工。28家省属一级企业中,文旅集团、山煤集团、大地控股、国控集团、汾酒集团等9户企业在2月9日后陆续恢复生产经营。随着8座煤矿、3户化工厂、7户矿业公司和1户乳制品生产企业等省属国企陆续复工,截至2月11日24时,28家山西省属企业的1000余户法人单位实现复产复工。   辽宁:   省属及二级子企业复工53家   近日,辽宁省国资委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省属企业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10条政策措施,在开工复工、业绩考核、工资总额、研发支出、融资支持、一线职工福利等方面,指导和推动省属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组织开工复工,确保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两不误。   截至2月11日15时,辽宁省属企业及所属二级子企业复工复产53家,新投入一线职工8744人,日在岗人数达9万人。据了解,14家市属企业及所属二级子企业复工复产企业89家,新投入一线职工20465人,日在岗人数达8.9万人。   浙江:...

疫情呈现“两降、两稳、两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2月17日电 记者董庆森 常理报道: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17日召开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黄石市疫情防控情况并答记者问。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表示,随着前期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地,黄石市疫情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主要是“两降、两稳、两升”,已落实征用、改建隔离点房间5630间。目前,“无接触式买菜”已成为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方式,日均送货量达20余吨。   吴锦介绍,截至2月16日24时,黄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983例,治愈出院206例,病亡15例。目前仍在院治疗762例,其中重症74例、危重症25例。目前,疫情发展呈现“两降、两稳、两升”态势。   “两降”,一是新增确诊病例下降,由最高值104例逐渐下降,已连续5日保持在30例左右,连续两天出现个位数的增长。二是发热日接诊数下降,发热日接诊数由高峰期1500多例降至目前500多例。   “两稳”,一是新增疑似病例相对趋稳,近一周有5天新增数都在20例左右。二是集中留观人数相对趋稳,近一周保持在650例左右。   “两升”,一是治愈率稳步提高,目前治愈率达20.96%。二是重症、危重症病例在上升,目前重症率达12.99%。   目前,黄石市居民小区、村组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一律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并实行24小时值守。对疫情严重的重点封闭管理楼栋,居民基本生活物资由社区网格员负责统一代购配送。已落实了5家企业、6个平台,直接将生鲜蔬菜等快递配送上门。目前,日均送货量达20余吨,“无接触式买菜”已成为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方式。   江苏省援助黄石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逸夫医院院长鲁翔表示,医疗队针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建立多学科联合攻关机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针对普通轻症患者,建立专家巡诊机制,进一步细化筛查方案和诊疗路径,重点关注轻症转重症患者的排查;针对密切接触者,在解除隔离前再进行采样检测,排除无症状感染者。

磷酸氯喹、清肺排毒汤具有临床疗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7日讯 记者吴佳佳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千方百计救治患者是疫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湖北武汉患者多、重症多、救治任务重,要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患者救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和军队系统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他们主要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投入武汉的重症专业医护力量是最强的,共有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负责当地的重症救治。   “我们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90%以上患者都采用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综合诊疗手段。”郭燕红认为,“四早”“四集中”是提高治愈率、收治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非常有效的措施。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会上表示,北京、广东和湖南等地10余家医院联合开展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临床上,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影像好转时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和转阴率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方面,磷酸氯喹的用药组都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100余例的用药患者中至今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2月15日,由科技部、卫生健康委、药监局等科研攻关组的主要成员单位共同召开了一次视频专家会,钟南山院士担任此次会议专家组组长,若干位药物研发和临床专家参与专家论证,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的疗效。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地研讨后达成一致意见,认为“该药是一个上市多年的老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临床机构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疗效”。基于当前临床救治的迫切需求,专家一致推荐应当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扩大临床适用范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相关部门将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纳入观察,其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对351例病例具体分析显示,所有轻型、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愈出院,8例转为普通型;共有46例治愈出院。以上数据表明,清肺排毒汤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   关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原理和效果等热点话题,郭燕红介绍,该方法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来降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   “目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位已经出院,1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余下的几位患者都在康复期间,我们也会密切关注临床进展。科研攻关组还会评估该治疗手段的预期疗效和风险。目前认为采集恢复期患者血浆用于患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孙燕荣说。   采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会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贵强表示,这种采集是单采浆手段,只把血浆取出来,把血球、血小板等回输回去,对肌体影响更小。血浆采集后,一般来讲,一至两周病人的血浆成分就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情况。

稳就业应围绕“实”字做文章

  目前,就业形势比较复杂,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看待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既不可过分悲观,也不可盲目乐观。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求职者,目前都面临不少难题。政府部门要拿出更扎实更有力的举措,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为稳就业增添砝码。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十分关注政府部门对企业经营困境的解决方案。劳动者也在挂念,在特殊时期如何尽快返岗复工、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主和劳动者关心的问题,最终指向两个字——就业。   开工复工时间延迟,劳动力返岗时间错后……近期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显而易见,对就业的影响则更大。作为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业,许多岗位正是产生于人的流动中。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体育赛事等,均属于流动性行业。但控制疫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减少跨区域流动,以控制交叉感染,这对就业需求侧和供给侧将产生双向影响。   目前,就业形势比较复杂,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看待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既不可过分悲观,也不可盲目乐观。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19年的经贸摩擦,就业形势经历的各种困难,我们曾经遇到过,也完全有能力克服。   民之所想就是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具体部署,鼓励地方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等资金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缓缴或返还部分社保费等政策。各地迅速反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密集出台稳就业政策“礼包”,通过减免税费、缓缴社保、加大信贷投放等举措,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从过去的“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到现在的“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一项项随“疫”应变的政策和举措,正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人重拾就业信心,也在支撑着就业形势稳定发展。   目前来看,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求职者,都面临不少难题。对企业来说,一面要复工,一面要防疫,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眼下的确是难挨的时候。劳动者也同样着急。尤其是打算春节后返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就业还没有着落的高校毕业生,一来担心疫情持续会减少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难度,二来怕就业迟迟没有着落,影响收入。对此,政府部门要拿出更扎实更有力的举措,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为稳就业增添砝码。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关注和倾听企业主和求职者的声音,要围绕“实”字出台应对举措。对于企业呼吁较多的资金周转困难、订单无法交付等问题,应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手段,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对于帮扶就业群体,应尽可能减少劳动力搜寻就业信息的时间,提高就业的精准匹配度。为此,要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让公共服务不断档,使政策更有温度、更贴人心。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稳就业是既定战略,并非权宜之计。因此,就业政策要跟得上劳动力市场因疫情影响发生的变化。要考虑到未来疫情对就业产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储备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包,特别是尽力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密切关注正在实行结构性调整的产业,让政策可实施、能落地,又能兼顾长远,有利于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作者:韩秉志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驻企特派员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对各种防控物资的需求高涨。然而,由于春节期间停产停工,短期出现了一些物资供应短缺情况。如何解决用工难、运输难、原材料供应难等各种问题,让停工的企业迅速复工?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迅速转产?确保防护产品及时抵达一线?   1月26日晚,工信部紧急启动了驻企特派员工作,目前已陆续选派了驻企特派员60名,赴13个省市、41家重点骨干企业驻厂,在地方政府、省工信厅的支持下,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其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驻企特派员制度为实现全国一盘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物资统一调拨   打消企业后顾之忧   疫情当前,重点医用物资十分紧缺,在市场需求暴增的情况下,确保相关企业接受国家的统一管理和调拨非常关键,这也是驻企特派员的重要职责。   2月5日,第十四组驻企特派员、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梁斌和副调研员田琦一大早就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两人要帮助泗洪县的3家口罩原材料企业和淮安金湖县的一家84消毒液企业迅速复产扩产。   “当时,这3家生产口罩熔喷布滤材的企业接到的订单已非常充足,供不应求,加上当地政府还要统筹调拨满足省内一些企业的需求,产品非常紧俏。而国家要求抗疫重点医疗物资包括原材料要由国家统一管理和统一调拨。”梁斌说。   在说服企业接受国家统一管理和统一调拨的过程中,打消企业顾虑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些企业家们都很有担当,但也有顾虑。”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综合处处长、原驻企特派员第七组组员、现驻企特派员二十五组组长汪宏坦言,比如,苏州市奥健医卫用品有限公司就曾担忧,一方面,防疫医疗物资对质量管控要求很高、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人员全扑到防疫医疗物资生产后,原先的主打产品就没人做了,对企业后续市场影响很大。但现在,国家推出了收储政策,为企业消除了后顾之忧,他们就能全力以赴生产疫区急需物品了。   从2月5日到2月11日,第十四组驻企特派员所负责的3家企业的口罩原料熔喷布产能累计提升了48%,另一家84消毒液企业每天定向给武汉发送84消毒液60吨。   其他小组的工作也卓有成效。从驻企特派员第十三组组长、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及组员莫虹频、姜成立进驻后,截至2月15日,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已发出817.2吨水刺无纺布,山东海威卫生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生产213.36吨透气复合膜,按照每吨透气复合膜生产3000件防护服计算,可以支持生产64万件医用防护服。   协调一切要素   确保企业复产稳产   接受记者采访的数位驻企特派员每日都奔波于多个地方,大力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生产、运输配送、用工紧缺、零配件断货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协调解决。   首先要解决员工和交通问题。梁斌介绍说,由于疫情防控控制人口流动,针对当时工人复工率不高的问题,在他们的协调下,当地政府主动把企业自行招工改为政府统一招聘,再安排到企业;还帮助企业办理抗“疫”物资专用通行证,解决交通出行问题。   其次则是解决机器问题。“奥健公司是2019年才获得防护服生产资质的新企业,尚未投产。1月29日正月初五,我们刚到奥健时,企业只有6台压条机,数量太少,工人也不熟练,刚开始一天只能生产200件。于是,我们和当地工信部门、苏州市政府领导一起协调,帮奥健从做冲锋衣的工厂去找熟练工人,又从盐城、南通等地协调了五六台压条机,现在奥健产能已经达到每天1400件。”汪宏说。   机器坏了还得有人修。田琦告诉记者,有一次,有家企业的生产线关键零配件模头坏了,修不好,原有的供货厂商没有复工,提供不了备用零配件。最后是通过当地政府协调,安排常州一家机器设备企业紧急复工,生产了替代零配件,又在当地交通部门的保障下,当日凌晨到货,紧急安装调测后,终于及时恢复了生产。   原材料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刚开始,不仅是我们这两家企业要恢复产能,企业的上游也面临着复工的问题。比如,给山东海威卫生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PE(聚乙烯)改性塑料粒子的公司供货就比较紧张,在广东那边,最紧张的时候,第二天企业就没原材料用了。我们就帮助协调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持续稳定发货,保证这边连续生产不断档。现在每三天,广东的企业会发30吨的货过来,我们还协调了福建泉州的另一家企业一起供货,缓解原材料供货压力。”驻企特派员第十三组组员举例说。   解决资金难题   开拓转产代工思路...

战“疫”促生产 金融“活水”来

  当前,湖北省作为防控疫情最前线,如何既做好各类物资生产保障、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又为各类企业返工提供支持、帮助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农户渡过难关?   连日来,湖北银行保险业机构发挥金融“活水”优势,不断为实体经济赋能,为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农户做好“加油站”和“减压阀”。   创新服务   农险理赔“足不出户”   1月27日至2月2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新村村养殖户胡海寿养殖的1114只蛋鸡因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致死,几万元成本面临“打水漂”风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新洲支公司接到报案后,该公司农险理赔员刘杰远程指导胡海寿使用惠农保APP,通过自助查勘现场,及时完成损失认定,并迅速支付了21166元赔款,整个理赔过程不到1天时间。收到保险理赔款的那天,老胡说:“真没想到,路封了,但保险赔付没有‘封’,不用上门也可以获得理赔款。”   刘杰说,线上自助服务的开展,既落实了疫情管控期间联防联控相关要求,避免了人员流动和接触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农险服务,促进湖北地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户投保需求得到满足。理赔绿色通道充分体现了商业保险公司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目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已在全省开展线上承保理赔自助服务。截至2月4日,湖北省分公司在疫情期间已接到农险报案4850件,赔付4793件,赔付金额5897.63万元。   除了远程快捷赔付,不少农户还享受到特事特办的赔付“待遇”。2月1日,湖北省当阳市育溪镇九冲村六组养殖户杨冬雪的5头育肥猪因病死亡。按惯例,核赔需要现场填写一些理赔资料,并加盖专用章等,但受疫情影响,保险公司人员无法赶到养殖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湖北当阳支公司农险部负责人刘璐接到报案后,经请示上级部门,决定疫情期间资料一切从简。最终,从接案受理到结案只用了两个半小时。自1月22日至2月4日,该公司共接到全市10个乡镇育肥猪和能繁母猪理赔案件38笔,预计赔付6.9万元。   湖北省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全省保险行业畅通理赔渠道,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理赔工作,做到应赔尽赔、应赔快赔。目前,辖内多家保险公司已为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医护人员捐赠提供专属保险产品,风险保障总额超过1万亿元。   特事特办   加速审批送上“及时雨”   1月15日,湖北省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为解决药品、防护设备、物资购置等资金需求,向荆门农商银行掇刀支行申请增加贷款1500万元。   按照正常审批时间,办理这笔贷款最快需要1周。疫情不等人,该行营业部负责人柴路了解到医院用款需求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短短2个工作日后就向医院发放贷款1500万元。随后,柴路又主动询问医院资金需求,并特事特办,于2月4日再次发放1500万元贷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金融机构全力保障发热门诊扩建、药品及防护物资采购等疫情防控工作,宝贵的资金支持了医院加强综合防控疫情能力建设,体现了特殊时期金融机构的责任和担当。”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院长黄明华说。截至目前,荆门农商银行累计向掇刀人民医院发放贷款3400万元,有效支持了荆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湖北省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贷款到期有续贷需求又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银行保险业要主动优化营业布局和展业方式,鼓励开展线上审批操作,减少客户来访和面访等非必要的人群聚集。既要积极争取总行政策和资金支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免收罚息等措施,又要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避免因疫情导致企业违约并形成贷款逾期。   急事急办   保障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疫情发生以来,汉口银行重庆分行九龙坡支行客户经理刘珂一直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推荐用药企业——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保持着密切联系,了解疫情防控工作,跟踪企业信贷资金需求。   2月5日,涪陵制药厂财务副科长白斌发来的一条微信让刘珂忙碌起来:“刘经理,我厂生产的藿香正气口服液4天销售4500多万瓶,现在库存告急,急需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汉口银行能否提供资金支持?”...

织密织牢社区疫情防控网——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⑩

  2月14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明确住宅小区封闭管理的主要措施。这也是防控指挥部对2月10日发布的12号通告作出了更为细化具体的规定。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小区防控好了,全社会防控才有更扎实的基础。眼下,武汉实施最严格源头控制,各个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的工作进展如何?记者来到武汉市硚口区、汉阳区等的社区探访。   硬招让老旧小区零感染   2月15日,武汉是雨夹雪天气。在硚口区六角街顺道社区老三栋小区,大门口工作人员手持测温仪,对进入社区的人员逐一检查并测量体温,不符合条件的随即劝退。   顺道社区老三栋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主要是退休教师群体。顺道社区党委书记潘丽娟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实施了“硬核”三招,全小区104户居民,至今未发现一例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   潘丽娟介绍,这“三招”一是及时辟谣、不信谣、不传谣,社区建微信群稳定民心;二是测量体温勤杀菌,正月初一就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三是4天团购一次蔬菜,居民依次下楼错峰领取。   “现在,我们派了2名下沉社区的干部,每天在小区门口值守,除了对进入人员测体温,还要发放宣传资料。”潘丽娟说。   在家“闭关”的时间已经不短,眼瞅不少居民年前储存的食物吃完了,潘丽娟选择了“长江严选”平台,与供货商进行对接。按居民需求,大概4天团购一次。联系好供货商后,她就在小区微信群内发布信息,居民直接在群里报下单数量,每份都有花菜、辣椒等多种蔬菜。到货后,居民依次下楼错峰领取。   逐户摸排力争全覆盖   记者进入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发展社区大门,正巧碰到一位疑似患者——刚从酒店隔离点回到家中的蔡建英。工作人员给她测体温、登记身体情况,并对她全身衣服进行了消毒。   “现在小区封闭式管理后,进出非常严格了。这些措施是大家的保障。”蔡建英说。   发展社区也是一个老旧社区,已有30多年历史,共有2406户、6533人。截至目前,在各级部门的调度安排下,区街干部、司机师傅等力量已到社区报到,宣传排查、病员防控、清洁消杀、路口查守、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在这里,发热人员实现逐一分诊筛查、重症人员得到及时送医救治,绝大多数社区居民情绪在经历了初期的紧张恐慌,目前恢复了理性谨慎。居民们已能完全理解配合减少出行、强化自防等要求,社区整体防控态势和生活秩序相对平稳。   发展社区党委书记刘德荣说,为了落实小区防控责任,他们在宣传排查、病员防控、清洁消毒、路口查守、保障服务等五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宣传排查,按照“四尽四应”的要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按网格划分,通过抓骨干、走门栋、打电话、上群聊等方式,完成入户宣传排查2406户,凡在本地的家庭基本实现全覆盖。病员防控,截至目前,社区共排查发热人员17人,全部实现“一人一档”,及时关注病情发展。清洁消毒虽然繁琐,但很有必要。为此,这里突出抓好社区办公场所“一天两消”和重要道口门栋、病员家庭周边的“一天一消”。路口查守,结合各方面力量现状,已制定开放小区减口限行、封闭小区定口出行方案。   保障服务,消杀、就餐等前期一些难点堵点,目前都已得到缓解。“这两天,社区已先后接到4批救援物资,支援社区的4台公益服务车也已到位。”刘德荣说。   基层干部扛起责任   做好武汉社区疫情防控、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最基础的工作落在了社区基层干部身上,他们是社区防控的第一道“堡垒”。   网格员陈珺是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龙灯社区团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社区防控的任务逐渐加重,她把5岁的女儿和2岁多的儿子交给婆婆,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她负责的网格区有400多户居民,每天她都要对居民进行摸排,做好诉求反馈记录,送菜买药,协调安排专用车辆,并对居家隔离病人进行心理辅导等。小区里一对年轻夫妻受她感染,如今也主动加入社区义工队伍。   在武汉,各个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始终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强化封闭管理,协助转运患者,做好群众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是他们的日夜坚守,才确保了疫情防控的整体安全平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广西:迎战迎考抢春时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战大考抢春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迎难而上。   “自治区三十条”“南宁十六条”“柳州十条”“梧州十三条”“钦州十五条”“防城港十条”……连日来,广西各地市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各行各业铆足劲,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战。   防疫脱贫一肩挑   今年全国将决战脱贫攻坚,对脱贫任务艰巨的广西来说,防控疫情和脱贫攻坚都是不能输的战役。广西广大驻村工作队员防疫脱贫一肩挑,坚决不让群众因疫情返贫。   在田林县平塘乡同祥村姬松茸产业项目基地,驻村工作队员坚守岗位,为农户们量体温,敦促大家戴好口罩,拉大间距,并组织农户抢抓农时搭菌棚。待疫情过后,100多个大棚就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春耕已经开始,能否保障农资、技术和资金需求,直接关系着“菜篮子”“米袋子”和“钱袋子”。   “1月31日前我们接到了不少电话,都是各大饲料厂和养殖企业反映饲料运不出、缺饲料等问题。”广西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军说。   接到企业反映后,广西农业农村厅一边向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情况,一边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紧急为饲料运输企业开具通行证明。   2月7日,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调整限制外地车辆进入的“土政策”,保障交通顺畅及“菜篮子”产品和生产资料正常流通,及时化解了农资运输的“卡脖子”问题。“此后就几乎没有人来电反映饲料运输的问题了。我们在回访中也了解到,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复工,饲料供应渐趋稳定。”罗军说。   据了解,截至2月5日,广西全区春种旱地作物601.77万亩,春耕农资已备早稻杂交稻种975.49万公斤、氮肥111.3万标准吨、农药农膜各1.4万吨,为开展耕种做好了准备。   资金也是春耕备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今年春节期间,巴马瑶族自治县农林投资公司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下巴马镇龙洪村400多亩土地种植百香果。目前当地已启动种植,但土地租金、种苗、化肥加上给贫困户的酬劳等对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自治区‘三十条’提出要开通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还可办理续贷、展期,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息。这些措施能极大地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增强我们扩大种植的信心。”巴马农林投资公司总经理覃宁说。   工业有序快速复产   从2月10日开始,全区工业战线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在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打响了一场防控疫情、快速有序复工复产的产业大战。当日,全区工业企业按照疫情防控计划复工复产。   企业开工复工,对口罩需求量急增。为了扩大口罩产量,广西除支持现有口罩生产企业满负荷生产、加大进口力度外,还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转产口罩。   广西市场监管局开辟绿色通道,组织联合审批,使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在2月5日获得了医用防护口罩等5个防护品种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具备向社会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的检验检测资格。随后,广西5家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将第一时间获得检验检测并上市。   截至2月10日,位于鹿寨县飞鹿大道的广西七色珠光公司到岗员工的比例达88%。各车间、部门按照提前制定的复工复产方案有序恢复正常生产和运转。   “针对重大项目,自治区提出3月底前拨付下达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资金50亿元以上,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   这项措施让我们受到很大鼓舞,希望这些资金能落实到位,支持我们公司按时完成全年目标。”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