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ire International

疫情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2月10日,市民在江西省宜丰县华联超市选购水果。连日来,该县加强物资统筹调配,确保物价稳定。   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2月份,大量企业延期开工,市场需求减弱,不排除PPI再度掉回负值的可能。未来随着疫情逐渐结束、企业有序复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需求拉动,PPI有望恢复到正增长区间。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1%,上个月为同比下降0.5%。   专家表示,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CPI同比涨幅扩大至5.4%   1月份,CPI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在1月份食品价格方面,鲜果价格同比下降5%,连续4个月下降;鸡蛋价格上涨2.8%,涨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至20.2%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上涨116%;鲜菜价格上涨17.1%。在非食品价格因素方面,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3%、2.2%和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食品价格上涨20.6%,影响CPI上涨约4.1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1.29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说,受去年1月份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推手”。去年CPI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显著抬高了今年开年的翘尾水平。在新涨价的1.4%当中,约70%来自食品分项上涨拉动。   除了上述因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受疫情防控短期因素影响,部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明显上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较前值1.4%略有上升,整体处于“1时代”,表明内需对物价拉动力温和。   PPI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   1月份,P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结束了自2019年7月份以来的同比下降态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3%。   刘学智分析说,PPI同比连续3个月趋势性回升,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带动。一是稳增长力度加大,特别是1月份以来专项债发行力度加大,给工业生产预期带来改善。二是随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带动了制造业订单类需求,促进工业生产预期增强。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4%,仍然是负增长,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与上月持平。   “1月份PPI重回同比上涨,显示国内工业需求在改善,部分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周茂华分析说,国内PPI同比改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工业品需求回暖与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二是翘尾因素拖累作用减弱。   从环比看,1月份全国PPI连续两个月持平。其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均持平。   郭丽岩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PPI总体上小幅波动,这一态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疫情对1月份PPI的影响不太明显,但对部分门类的工业品价格产生了一些暂时性、扰动性影响,其对PPI未来走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物价不具备全面持续上涨基础   受春节错月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不过,专家表示未来物价不具备全面持续上涨基础,全年CPI将呈前高后低态势。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等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各城市高度重视“菜篮子”商品供应,积极畅通物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致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普通人

    2月8日是传统节日元宵节,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却无法与家人团聚,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向这些健康“守卫者”致敬。   疫情防控的“把关人”   2月8日晚9点半,记者拨通了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碧涛医生的手机,他刚刚下班。从2月7日晚夜班到2月8日一整天,朱碧涛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6个小时。他却说“这是家常便饭”。     “最长的时候,连续工作60多个小时才下班。领导说我不能天天待在这儿,要注意休息,今天强行让我回家。”朱碧涛说。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负责人,朱碧涛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钉”在电脑前,盯住各社区报来的信息。卫生服务中心跟每一个社区建立了微信群,从1月24日开始,每天陆续有社区上报发热患者信息。这些信息常常是一句话、一个图片、一段语音,朱碧涛需要迅速整理归纳筛选,全面掌握12个社区的发热居民动态,在发热门诊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筛选出符合发热门诊条件的患者,及时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在他的眼里,一个个患者的文件夹,承载着救治生命的重任,资料整理得更直观,专家组就能花更少时间做出精准判断,更多生命就能得到及时救治。     工作中,朱碧涛还会接到居民的各类咨询电话。 “现在我们收到的新增发热患者病例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很多居民反复打电话来咨询,我们的电话几乎是全天没停过。”朱碧涛说。 除了整理资料,朱碧涛也是社区一线的“多面手”。由于社区人员人手紧张,门诊就诊、转运病人、甚至取样,朱碧涛都参与其中。     自从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后,朱碧涛就把妻子和孩子送到了父母家,每天通过视频联系。“我每天处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面临一定的风险。我不敢见家人,这个元宵节,也无法跟家人吃团圆饭了。” 虽然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朱碧涛和同事之间也在相互鼓励。朱碧涛说:“我们给自己设立一个美好愿望,就是打赢这场战役后,好好吃一顿,好好放松一下。”   被隔离仍坚守岗位的护士长   同一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护士长刘樱也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她连续待在医院的第35天。元宵节她也在医院里度过。     “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我们就决定都不回家了,我们没有倒下的权利,武汉人民需要我们,我的内心被从未有过的强烈使命感注满。”刘樱说。     刘樱说,自己原本应该和护理姐妹们并肩奋战在一线,但是由于CT照出肺部有点问题,她被要求隔离了,只能通过电话办公,通过电话确定战友们是否安好。“她们的安好让我信心倍增!等这疫情退却,我们定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刘樱说。 “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很多同事都相继病倒,人力变得更加紧张。我们有过密切接触史,没有确诊、没有任何症状的同事,仍坚持照常工作就地隔离。”刘樱说。...

上海:“硬核”与温情交融

    当前,正值节后错峰返程期,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和保畅压力叠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对此,上海广泛动员,积极应对:从政府工作人员到普通市民,从各行各业到各个社区,大家顾全大局、严防死守、支援技术、主动奉献。疫情面前,一座城的“硬核”与温情相交融,正展现着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   近日,从外地返沪人员增加,为确保返程和企业复工安全有序,上海市疫情防控各环节紧密衔接,压实责任持续坚守。   2月9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通过视频系统检查上海全市主要交通枢纽、入沪道口、公共场所疫情防控以及城市运行保障情况,并连线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有关工作最新进展。李强强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防控必须从严、措施必须精准、责任必须压实,更加有力有效地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织紧织密防控网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立法树严规   “随着返程客流的到来,防输入和防扩散的任务很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10日上午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正根据超大型城市和国际枢纽的特点,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坚决把道口守牢、小区管住、单位管好。   2月9日下午,上海发布《关于鼓励错峰上下班的通告》,鼓励市民错峰上下班。《通告》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科研、IT等行业从业人员居家办公、在线办公、错岗上班、分时到岗、轮流到岗。   这些细致的规定,体现了上海“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的特色。当“战疫”打响,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迎来了一场精细化管理的“大考验”,连日来,上海各行业各部门已出台了80多个针对性的防控标准和分类工作指导。比如,目前上海市部分宾馆饭店尚在营业,为更加有效抓实抓细防控工作,上海市文旅局会同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2月5日出台《上海市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明确台账“一人一卡”、公共用品“一客一换”、餐厅用餐“分餐进食”等制度。锦江都城酒店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昝琳告诉记者,公司旗下所有酒店早在1月24日就已要求所有入住客人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才可入住,并对所有入住客人的早餐实行打包和送餐到客房的做法。   面对疫情严峻考验,上海快速决策,立法树严规。2月7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即日起生效。该《决定》颁布后,受到社会各方赞誉,认为这是“依法防控”的地方人大生动实践,为上海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   “非常时期,非常立法。”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说,现在正值各类人员大量集中返沪、企业集中复工的关键时段,防控难度相比之前更大,需要采取更加严密有力的防控措施。上海静安区华山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潘志歌说,在搜集居民的相关疫情防控信息时,绝大多数人都很支持配合,但也有少数居民不愿如实告知。“之前我们只能苦口婆心,现在有了这个《决定》,工作起来就硬气多了。”   2月7日14时58分,44岁的上海人陆某未佩戴口罩进入轨交四号线临平路站。被拦下后,陆某非但不听从安检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劝阻,还动手推搡安检人员。随后,民警将其控制并检测体温后,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他也成为上海首个因不佩戴口罩强行冲闯地铁车站而被行政拘留的人。   执法必须刚性,维护企业稳定则需关怀备至。2月8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初步测算,其中的‘减免缓退’各项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减负超300亿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表示,上海将切实为各类企业减轻负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着力做好援企稳岗工作。   此外,“一网通办”作为上海数字政务服务的品牌,在此次抗击疫情战役中大显身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一网通办”智能自助终端载体引导居民网上、掌上办事服务,从源头上减少受理大厅现场人员流量。“一网通办”还上线新冠肺炎防控专栏,通过多端联动,提供上海疫情最新动态、实时防控公布(全国/上海)、来沪人员健康登记、相关查询服务、长三角其它省市相关信息汇总栏目。   交通“三全”管   2月9日开始,各类人员大量返沪,上海处于“防输入、防传播、防扩散”的关键阶段,各交通道口、车站、机场、公交、轨道交通等场所成为严防死守的关键位置。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之下没有局外人。自2月3日零时起,上海市9处高速道口检査站严格落实“逢车逢人必登记”措施。近几天,每天零点,上海普陀区曹杨二中老师方超杰,都会准时出现在上海花桥道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始新一班次的测量体温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上海普陀团区委青年志愿服务教育系统负责人,在志愿值班之外,他还要联络协调、准备物料,往往一天只睡很少时间。   像方超杰这样的志愿者,普陀全区共有600余人,以一天24小时、每6小时一班轮换。虽然夜很黑、天很冷,而且一站就是6个小时,常常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们不觉得苦。“能为抵抗疫情做一点是一点,这一点点聚集起来,就是战无不胜的力量。”方超杰说。   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者的坚定支持,上海各个重要交通场所的防控工作才能严格落实到位。   “3、2、1,通过。”2月9日上午,返沪旅客正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北三出口处排队测量体温。红外体温测量仪的显示屏上,倒数三秒,随后体温正常的旅客就可通过,等候队伍井然有序,全程不过数分钟,一批旅客就全部测量完毕。目前,铁路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等车站在进、出站口均设置测温点,在出站口设置留验站,对全部到达、出发旅客进行测温。而当旅客测温之后,还需要在市民健康云平台登记健康信息。   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了解到,自1月28日起,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实施对所有进出上海航班的旅客进行测温登记排查,进入航站楼、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同步进行体温检测。虹桥机场指挥中心副主任施新颜说,目前,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共设置出港旅客测温点46个,进港旅客测温点18个,基本配置了红外非接触式测温仪和手动复检测温,可保障大客流测温并防止客流积压,并对旅客使用较频繁的航站楼洗手间、母婴室、电梯、自动扶梯等设施增加消毒频次。...

经济日报:人民力量是战“疫”最足的底气

  疫情防控,事关亿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再次强调要维护人民的利益、重视人民的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虽然全国上下正在打的是一场硬仗、苦仗,但是,人民力量给了这场战“疫”最足的底气,所以我们敢碰硬、不怕苦、必须赢、一定赢!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任务和难题;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各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在战“疫”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项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当下,我们更加需要这股子力量,为防控工作科学精准有效落地注入强大动力。   这是一场阻击战。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必须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自觉,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战斗中彰显初心,夯实基层特别是农村、城市社区防控责任,从严从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织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不留死角盲区和薄弱环节,不给疫情扩散以可乘之机。   这也是一场总体战。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必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合力以致胜、汇众智而成功。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工作。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救治病患,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全面保供,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力攻关,交通运输等行业职工履职尽责、共筑后盾……无论是在前线奋战,还是在后方保障,每个人都坚守各自岗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就是为疫情防控提供的最大支持。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亿万群众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合力。历史将继续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14亿人民一条心,我们一定能闯过这道关、迈过这道坎,夺取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终胜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评论员)

“应收尽收”总攻战全面打响——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④

  2月9日,武汉市对“四类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法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类集中管理进入关键时刻。一场“应收尽收”的总攻战正在武汉全面打响。   按照中央指导组要求,湖北省统一部署,2月9日晚12点前,武汉市所有确诊居家隔离患者实行集中收治,分三级隔离。其中,“两山”医院、定点医院为一级;方舱医院为二级;部分酒店、党校为三级;一级二级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一级隔离治疗重症患者、二级隔离治疗轻症患者,三级隔离密切接触人群。   2月9日上午10点,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区。“我们社区共有3450户、6871名居民。目前,社区的确诊患者,除一个仍在家隔离外,其他的已全部送到定点医院治疗。”新天地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莹告诉记者,唯一一位在家隔离的确诊患者,已与雷神山医院联系好,9日下午将送往救治。   除确诊患者外,新天地社区辖区内的疑似病例也都在自行隔离或已送往隔离点,密切接触者大部分已经送往隔离点观察。对发热病人,除疑似的已经送到隔离点外,目前社区还没有普通感冒发热以外的、其他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王莹说,新天地社区“四类人员”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社区正抓紧继续做好登记、摸排工作,配合做好确诊患者入院工作。   社区排查是“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抑制疫情扩散的第一道关口。能不能把好这一关,直接关系总攻战的成败。   2月8日,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建涛告诉记者,发热病人筛查、指导分类隔离已成为街道社区的核心工作。为推进“应收尽收”,街道处于“全民皆兵”的紧张状态,除社区工作人员,省、市、区下派的干部和志愿者也都参与了进来。   “前天晚上大家工作到凌晨2点多,昨天晚上工作到凌晨4点,非常辛苦,压力很大,但我们必须挺住。”金建涛说。   在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帅霞打开的电脑表格上,记录了社区所有“四类人员”详细情况,包括家庭住址、身体情况、病情发展变化等内容。帅霞说,为做好跟踪,社区与每个居民都建立了联系,不少居民主动承担起本楼层“四类人员”情况观察、汇报和生活照顾等任务。   为减少病毒传播可能性,社区改变了派人挨家挨户排查的做法,而是通过各种其他方式尽力实现“无接触排查”。筛查到有居民发热情况后,由社区网格员和街道干部将发热病人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诊,并提出隔离建议;需要送隔离点隔离的,由街道护送专班负责护送;对于有救治需求的,与上级单位联系,根据床位情况安排入院治疗。   金建涛告诉记者,水果湖街道主要通过电话回访、群众自报、发动单位采集数据等方式,与每户居民取得联系,询问家庭成员是否有发热症状,并告知疫情分类隔离的政策措施及报送渠道。   集中收治加大了住院压力。因此,大力改造扩建集中收治点成为重要一环。从2月3日晚开始,武汉市启动建设方舱医院,并逐步征用民营医院、酒店、党校等场所作为集中隔离点,用于有肺炎症状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   一位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方舱医院现实条件,主要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轻度确诊患者推荐到方舱医院收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依据病情,再决定送入定点医院或集中隔离点治疗。“不过,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进入方舱医院集中治疗存在顾虑,担心是否能得到救治。特别是进入方舱医院要与家人分开,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此,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劝导,通过心理疏导打消顾虑。同时,方舱医院按照群众反映,加快完善收治条件。   为尽快落实“应收尽收”,武汉市各街道社区还自行开拓集中收治点,提升集中收治容量。目前,仅水果湖街道就征集了多个酒店的1071个床位,正在加快清理改造,并陆续投入使用。   2月8日,在武汉一处设立在酒店的密切接触者隔离点,记者看到,酒店仅保留一部电梯和一个出入口,其他对外通道全部封闭,3名值班人员身穿防护服在门口值守。隔离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隔离点有34人正在进行隔离观察,均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但未有症状。他们将进行14天集中观察。隔离点每天由专业消毒公司消毒,医护人员每天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体检。   在另一个疑似病例隔离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一般举措外,他们还会对隔离人员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呈现病情加重趋势,将根据医护人员判断,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武汉市先后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市属国企干部职工、市属高校教师职工等共计16739名人员,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协助开展“四类人员”集中隔离、集中收治、全天候全覆盖、全员排查、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在武汉市15个城区,已有17759名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包保社区,市区共有3.4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共同筑起第一道疫情防控“铁篱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 勇 柳 洁...